序言:

人丑就一定要温柔吗?作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凭实力告诉你,人丑读书来凑!

有文化照样为所欲为,实现人生价值!

一:欧阳修是谁?

先引用一段史料,然后小妹来扩充解释:

《宋史》: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象中的欧阳修,应当是面如冠玉,自带出尘的缥缈仙气。

当欧阳修出生时,他56岁的父亲欧阳观正担任绵州军事推官 ,家里的经济状况还是不错的。可没想到老来得子的欧阳观仅仅在4年后便撒手人寰了。26岁的母亲郑氏和4岁的欧阳修陡然失去依靠,只得远赴湖北投奔欧阳修的叔叔欧阳晔。

欧阳晔在随州当了二十五年判官,为人十分正直清廉,家中并没有什么积蓄。小小的欧阳修不仅寄人篱下,甚至连学习写字用的纸笔都买不起。

不过好在母亲郑氏出自江南名门望族,知书识理的她经常带着欧阳修去河边沙地上用芦秆当笔教他写字。这就是成语“画荻教子”的出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大后满腹诗书的欧阳修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走上了人生巅峰,从刚开始的被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到后来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一路高光。

另外,欧阳修在文学路上的脚步更为璀璨。不仅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而且欧阳修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另外三家苏轼苏辙、曾巩还都是他的学生,可谓是宋词界当之无愧的“教父”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气场强大的成功人士,却有着触碰不得的软肋。

——当别人说欧阳修丑的时候

二:欧阳修的貌寝。

说到个人形象,我们先来看作品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修画像。

欧阳修的小词写得令人极其适意,我们来品一品: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再来看一首: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还有: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欧阳修令人爱不释手的小词还有许多,篇幅关系就不再多放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

读罢这些清新小词,想象中的欧阳修应当是像魏晋时期的美男嵇康一样,自带飘逸的仙气。或者像潘安一样面如冠玉。

可现实总是有几分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化版的欧阳修画像。

欧阳修的真实长相,刘小川先生在《品中国文人》中替我们总结了:

《品中国文人》:
“欧人瘦小、脸苍白、眼(高度)近视。面白过耳,唇不包齿。”

想象一下,欧阳修个子不高,瘦瘦小小,脸色苍白,高度近视,还是龅牙!

怎么看都与“文艺青年”一词不搭边。

欧阳修本人,也对自己的相貌特别“敏感”,甚至有几分“神经质”。

比如他在随州的时候,有一位姓李的姑娘,当着他的面随口评论了他的五官,说:你怎么长的这么难看!

完蛋了。那几天欧阳修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不断对着铜镜企图将较短的上唇往下拉,试图盖住自己的牙齿,可这些努力的结果当然是付之东流了,短短的上唇呀,不争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次,欧阳修刚考中进士,需要拜会当时的著名文人——主考官兼富豪晏殊。

那天欧阳修兴匆匆赶去恭候主考官大人多时,总算等来了晏殊的豪车,主考官大人隔着帘子远远地看了一眼,却发现欧阳修长相“抱歉”,于是直接驾车走了……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

这段故事被记录在了北宋笔记文集《默记》中,我们来看:

默记》:
“晏元献以前两府作御史中丞,知贡举,出司空掌舆地之图赋。既而举人上请者,皆不契元献之意。最后,一目眊瘦弱少年独至帘前……少年举人,乃欧阳公也,是榜为省元……”

晏殊认为他是“目眊瘦弱少年”,一个高度近视的瘦弱少年,这在欧阳修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了深深的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以后,欧阳修更是埋头用功,刻苦学习。历经半个世纪的人生修炼,这张“抱歉”的面孔朝着有趣、庄严、和蔼发展,朝“帅气”的方向发展。

后来的欧阳修,凭借自己的才识写出了《唐书》和《新五代史》,他是金石专家,是古琴演奏家,是高明的棋手,是“文人书法”的开创者,是心胸开阔的君子,是礼贤下士的高官,是发现良马的伯乐。

你说他不帅吗?

“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修画像。

西奇妹说:

外在美感动双眼,而内在美感动人心。

套用一句话:好看的人很多,有趣的灵魂很少。

我们所欠缺的,一向是灵魂。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给西奇妹,发表你的想法。

-------------------------------------------------------

作者:西奇妹

参考文献:

脱脱,阿鲁图等:《宋史》、

王铚:《默记》、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

刘小川:《品中国文人》。

本文由西奇博物馆原创发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