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恢宏浩大的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华夏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断代的文明,五千年砥砺磨洗、吐故纳新,出落得璀璨靓丽,融入后世血脉,滋养哺育着华夏文明的绚烂与发展。

作为农耕文明,华夏文明深植于广袤乡土,缘起于乡村文化。一家一院式的村落格局,使中国的庭院文化愈发辉煌灿烂,博大精深。

有鉴于此,自本期开始,小编将综合整理并深入分析农村小院文化,有兴趣的朋友可予以关注,共同探讨。先行谢过!

草木不生的庭院,是缺少生机的,夏日炎炎,冬来霜重,对于讲究“天人合一”的古人来说,这种生机的缺失,自然会成为一种缺憾,于是引入庭树一说。

其实古人是“依水而生,依木而建”,树木繁茂之处,自然充满生机,更宜人居,所以,自古以来,庭院文化与树木就有着割舍不开的情怀,更有着与生俱来的相生相伴。

树木进入了庭院,于是衍生出喜好的取舍,更有了阴阳五行的布设,个中深意,足可以洋洋洒洒数万言,但小编取三农领域,所以收笔回来。

在农村关于庭院的俗语中,有一句比较吓人,说是“五树进宅,人穷家败”,到底是哪五种树这么可怕呢?其实,这五树是我们常见的松、柏、槐、桑、梨等,可松柏木好,桑梨养人,何以如此可怕?且让我们一一拆开来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松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干将莫邪》 )寥寥数字,将松的坚挺与峭拨摹写得入木三分。

松鹤延年,松树是长寿的象征。

“旧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唐·刘禹锡《酬喜相遇同州与乐天替代》),松又是坚贞的象征。

松有高洁,“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

松既如此,为什么不为庭院所喜呢?其实松树成材,大枝轮生,古木森森,而农家院小,很难容下,又兼松四季常青,虬干横生,将院中阳光遮得干干净净,所以庭院里面一般不栽松树,而把它栽种在需要阴凉的坟地,至于当今矮化的树种,则另当别论,置于室似乎更好一些。

另外,古人以松柏的枝叶束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以为冥器,名叫做松活,更加沾染了阴气,人居小院当然不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柏

柏与松在形状与性状上有许多不同,但粗略看去,却相差无几,因此世人常常混淆二者,但因为它们生长都相对缓慢,往往能够跨越几代人的岁月,所以很少有人去深究,而且柏树相对松树更为稀少,所以很多时候是有意无意将其混同。

柏与松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同样的象征意义,世人常以松柏呼之,而不将二者分开。但不被庭院喜欢的原因,除了松的苍古阴森,柏枝作为“松活”之外,还有下面两种原因。

其一,柏树,木质软硬适中,精细有致,隐含香气,耐腐力极强,因此迷信来世的古人喜欢用它做寿材。

其二,“柏,隂木也。木皆属阳,而柏向阴指西,盖木之有贞德者,故字从白。白,西方正色也。”(《六书精蕴》),“诸侯墓树柏。”(《春秋纬》),“柏者,鬼之廷也。”(《前汉·东方朔传》)。

于是,柏树也不能进入农家小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槐

槐,古时专指国槐,后世将之延伸至刺槐等。

槐其实是非常讨喜的树种,民间常说“门前有槐,升官发财”,很有口彩。

槐还是古代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古时周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面三槐三公位焉。”(《周礼·秋官》),古代汉语中槐官相连,如槐鼎、槐位、槐卿、槐兖、槐宸、槐掖、槐望、槐绶、槐岳、槐蝉等诸多称呼,均指高官显贵,槐府、槐第则指三公的官署或宅第。可见古时人们对槐树的喜爱。

且“槐”、“魁”相近,自唐科举考试发端,槐又成为科第吉兆的象征,考试之年称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月份称槐黄。足见人们对槐寄寓的厚望。

且国槐浑身是宝,木质用途广泛,花果皆可入药,刺槐花可食用,是庇荫人的树种,也是房前屋后很好的树材。

但为什么被俗语嫌恶呢?

一说,槐为三公,因此“树槐,听讼其下。”(《春秋元命苞》),易有官司。

另说,国槐常有青虫坠丝吊下,象吊死鬼,口彩不好。

又说,槐字从木从鬼,取“鬼——人死身体入土,灵魂归祖庙”。

民间有两个谜语:一曰“鬼立树旁边”,一曰“香魂伴随白云去”,谜底皆为“槐”,于是有人将之演绎为招鬼之木。

真实原因,大概仍然是成树过高,且庇阴过大,不适合农家小院。

“槐”谐“怀”,因此人们多将它植于庙前或村口,作为对游子的呼唤,也作为对故乡祖树的眺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桑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七绝·改诗赠父亲》)。桑梓之地,父母之邦,桑梓是故乡的代称,古人常在房屋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并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栽种的,要对它充满敬意,“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桑麻作为衣物之源,人们对之倍加珍重,“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人们把以桑树为代表的乡村树种奉上了崇高的地位。

前推三十年,生活在农村的人很少没有吃过桑葚,那时的农村随处都能见到桑树,待到桑葚变得紫红,便爬上树去,吃得满嘴满脸都是血紫颜色,但那一抔清甜,一缕馨香,总是萦绕着,终生不肯离去。

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种桑树了,更不会将它请进小院。

“桑”谐音“伤”和“丧”,入耳很不舒服,再加人们不再扶桑养蚕,人们种植它的积极性也便没有了。俗语中还有“前不栽桑,后不插柳,门前不栽鬼拍手”之说。

其实过去还有“桑户”之说,所谓“桑户”是指用桑条编的门,喻之贫穷。

最难以令古人接受的则是桑濮、桑中、桑中之奔、桑间月下等,是指男女不正当的约会和私奔,因此桑树无意间承受了一种恶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梨

院里不栽梨树,冤枉就比较大了,不过是与“离”谐了一个音,便被排除在小院之外,实在不该。

不过也无可厚非,“离”有离散之意,喻家庭不得圆满,在兵荒马乱,天灾人祸频仍的年代,离散是令人最无法接受的。只不过世易时移,人们的生活稳定,社会安定,为了挣钱,也不得不远离家乡,因此不再那么看重分离,从而忽视或者淡化了这种“离”的痛苦。

“春风吹来白花开,中秋过后葫芦来。外穿黄衫藏黑豆,润肺凉心好药材。”所以说,梨树未必不是进院之树,栽棵平安梨,保一家平安,四季和顺,春有花看,夏和梨吃,绝对是件美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否定古时的习俗实有偏颇之嫌,也有人将其喻为迷信,批为糟粕,其实大可不必,我们何不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和分析,取其精华,舍其糟粕,使之成为生活的营养呢?

那么院里适合种什么树呢?怎样布局更好呢?我们下节分享,敬请关注。

赘述不详,请有识朋友留言补充。谢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