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朝,说明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1619年萨尔浒之战以来,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后金政权陡然崛起,在辽东地方攻城略地,明军屡战屡败。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皇太极在继承父亲经略辽东和朝鲜政策的同时,还绕过山海关,转而从张家口杀入华北,一路上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屠杀和掳走了数十万百姓,而这次事变也被称为“己巳之变”。

伴随着“己巳之变”,关中地区因为饥荒也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由于明军在辽东和华北损失惨重,导致流贼之势迅速转为燎原之势。

泱泱大明之所以会面临这种内外交困局面,很大程度是因为除了辽东以外,长城防线其他地方均军备废弛,当地士兵不过是浪费军饷而已。因此,后金虽然无法突破山海关防线,但是从张家口等处入关仍绰绰有余。

明朝朝野逐渐意识到,如今后金和流贼势力越来越大,光靠那些腐败的政府军是不行了,必须拉外援助战。在此背景下,信仰基督教的明朝官员李之藻、徐光启等人开始向朝廷疾呼,应该借助澳门葡萄牙人的力量,用先进火器击溃弓马娴熟的满洲八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53年,葡萄牙人就开始在澳门居住。虽然从1557年开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门的居住权,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设有官府,由广东省直接管辖。名义上,澳门葡萄牙人仍是大明的臣民。然而葡萄牙人本非善类,一直与从事多种不法活动。

一开始,明朝君臣对葡萄牙人疑虑重重。但是由于辽东前线吃紧,因此崇祯皇帝退而求其次,决定向葡萄牙人示好。与此同时,葡萄牙这时正受到荷兰人的严重威胁,自顾不暇,如果得罪了明朝,恐怕吃不了兜着走。因此,澳门葡萄牙当局对大明皇帝的示好表示恭顺,并同意派出部队,帮助大明攻打后金。

1628年11月,第一支葡萄牙雇佣军从澳门出发,其首领是能征惯战的公沙的西劳,耶稣会传教士陆若汉以随军牧师随行。这支部队规模不大,但带有10门火炮和30支火绳枪。这支部队先到广州休整,第二年3月,32个葡萄牙人继续北上,到达河北涿州。

此时,皇太极的八旗军刚刚从华北撤军,皇太极回国后,还派重兵把守临近北京的遵化、滦州等四城,准备来年再攻京城。可以说,葡萄牙人来的正是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达北京后,葡萄牙人立即投入战斗,他们熟练地运用火炮,把守卫四城的八旗军打得溃不成军。葡文文献亦强调是其所携火炮的威力使敌人闻风丧胆。

立下如此大功后,公沙的西劳和陆若汉受到了崇祯皇帝的礼遇。 陆若汉记述道 :“所有人对我们都很友好, 都殷切希望皇帝关爱我们, 并答应我 们为澳门所请求之事 。”

徐光启见葡萄牙人表现神勇,于是趁热打铁,并上奏于崇祯,希望能利用这些葡萄牙人训练中国的火器部队。徐光启表示,只要组建15支精锐火器营,并由葡萄牙人负责指挥。只要军队练成,满洲人根本不足为虑。

对于徐光启的建议,崇祯深以为然,于是他调拨银两,以公沙的西劳等人为教练,用西洋装备来训练中国军队。毕竟相比于葡萄牙火器,明朝火器已经大为落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这支军队以徐光启门生孙元华为统领,驻守于登莱,与后金隔海相望。之后,这支军队曾驰援皮岛,大败后金军。此战中,葡萄牙人身先士卒,用火炮大破后金。葡萄牙人何大化记载皮岛之役说,

“(中国人)与骁勇善战的葡人团结一致,不仅成功抵御了鞑靼人的进攻,且在战场上奋勇作战, 大获全胜, 所有人都将这一胜利首先归功于葡国统领及其铳师。胜利的消息传到朝廷, 朝廷上下一片欢腾,皇帝尤其赞扬了葡国士兵,他看到仅七八名葡兵便成功抵御了敌人, 且鼓舞了中国军队, 增加了其必胜的信念, 故重奖他们 … …”

葡萄牙人的优异表现,让崇祯皇帝看到了希望。然而不久后发生的吴桥兵变,却让徐光启等人之前的努力化为乌有。孙元华所率领的军队,原本很多是毛文龙旧部。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死后,这些人对明朝隐隐就有些不满。而在登莱,一名士兵偷吃了当地士绅的一只鸡,结果惨遭游街示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闻此事后,孙元华的火器兵愤而哗变,并攻占了登莱城。在这场兵变中,公沙等12名葡萄牙炮手皆被叛军杀害,另外15人皆身负重伤。不久后,这支火器兵在孔有德等人的带领下,带着先进枪炮投奔了后金。

当时,后金因为缺乏重型火器,攻坚能力不足。而孔有德等人的加入,对于皇太极来说是如虎添翼。从此时起,后金火器异军突起,甚至超过了明朝。

对于这样的失败,徐光启仍不死心。于是他上奏皇帝,希望第三次向澳门征集雇佣兵。对于徐光启的这个方案,中国的史料有些语焉不详。但在葡萄牙里斯本阿儒达图书馆( Biblio teca da A juda) 所藏耶稣会士在亚洲6( J esutas na s ia) 系列档案中,发现了两封徐光启的汉文求援信和翻译信,信中高度赞扬了澳门及其派来的葡兵在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并表达了对促成此事的热切期待:

“我们对天主充满信心, 知道随着他们的到来, 战争很快便会结束。 此事成功后将会给澳门以及天主教在华传播带来积极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到消息后,葡萄牙人丝毫不含糊,立即组织了320人的火器部队。然而这支部队刚到南昌,崇祯却反悔了。

原来,广东省地方官对葡萄牙人北上一直持反对态度。这是因为广东因为澳门的存在,在贸易上享受了很多好处。因此他们唯恐葡萄牙人取得战功,在其他地方获得通商许可。如若这样,广东或会损失大量贸易收入。

因此地方官卢兆龙危言耸般地上奏崇祯听说:

“ 堂堂天朝,精通火器、能习先臣戚继光之传者, 亦自有人,何事外招远夷,贻忧内地,使之窥我虗实, 熟我情形,更笑我天朝之无人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兆龙表示,如果葡萄牙人进入内地,恐怕会让他们尽知天朝虚实。与此同时,卢兆龙还捏造谎言,说葡萄牙人要求事成之后,向他们割让领土。

对于卢兆龙的说法,崇祯没有做任何辨别,因而勃然大怒。因此,葡萄牙士兵刚刚到南昌,就被强令遣返。

复旦大学杨方教授曾说:“这或许是明朝避免灭亡的最后机会”。后金的崛起,完全是因为明军的腐败,不完全是因为缺少军饷,因此必须大破大立。若以这320名葡国士兵为种子,训练出更多合格的军人,击败后金也未尝不可能。例如后来太平天国运动中,以洋人组成的洋枪队,就为太平军的败亡做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满洲八旗勇悍和组织度还未必比得上太平军。320葡兵人数虽少,洋枪队的人数也不多。洋枪队能拯救大清,葡兵为何不能拯救大明?

因此,拯救大明的最后机会,完全被崇祯浪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