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学术以经学著称,哲学思想并不处于显耀位置。这一部分原因是时代潮流所致,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学者反对空疏议论,把自己对世界和社会的独特看法隐藏在经学研究的过程中。在众多的清学大师中,唐甄是很独特的一位,他与遂宁吕潜、新都费密,合称“清初蜀中三杰”,又与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并称明末清初“四大著名启蒙思想家”。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唐甄的生平和学术贡献。
唐甄 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省达县人。他幼年的时候随做官的父亲在吴地居住,后来因为战乱就回不到四川老家了。他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用心古学,而且“ 精进淬砺,不拘拘于师说,落笔卓有端绪”。
他在为人处事上,“性孝友,色养愉愉,中外无间言。然处世乃刚直伉爽,深恶媕妸随俗。”由于家境贫寒,为谋生计,他去参加乡试,被任命为山西长子县知县。他到任伊始就率领乡民种桑树八十万株,当地百姓由此获利。为官期间以循良著称,但后来因事被罢职。他回吴地后,家徒四壁,饥寒交迫,以至于食枸杞叶果腹,衣败絮。但他仍振笔著书不辍。他充满自信地说:"君子当厄,正为学用力之时。穷厄生死,外也,小也;岂可求诸外而忘其内,顾其小而遗其大哉?"
唐甄生平综贯经史,极其渊博。起先著《衡书》九十七篇,论及天道人事,前后古今大事。取"衡"为名的意思就是志在权衡天下。后来因为个人命运不济,就改名为《潜书》。此书分上下篇,上篇论学,始辨儒,终博观,凡五十篇;下篇论政,始尚治,终潜存,凡四十七篇。大文学家魏禧称赞《潜书》说:"是周秦之书也!今犹有此人乎?"梅文鼎则评价:"此必传之作,当藏之名山,以待其人耳!"梁启超曾将《潜书》视为中国历代圣人思想的一个总结,认为它凝聚着东方哲人智慧的精华,是“醒人之良药,逆耳之忠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社会历史背景上看,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专制政治高度强化,并变得日益腐朽,社会矛盾不断加深,民众生活困厄。面对社会政治的大变局,唐甄开始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传统进行反思,对专制政治展开了猛烈批判。唐甄认为.君主专制是历代王朝暴政丛生、民生困厄、末世混乱的根本原因,从而做出了“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的议论。唐甄,认为君主对天下的治、乱负有主要责任,君应该加强自己的德性修养,为民众树立榜样,导民向善;还要“抑尊”,以平等、处下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臣子,构建新型君臣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风教"是传统儒学所提倡的治化之道,强调德行操持以醇厚世风,彰行教化。唐甄纵观天下历史,对时风之弊进行了深入批判,主张以"富民"为先,从尧舜"风教"之治;以"勤俭"为守,兴"布衣"德政之教;以"谨省"为要,尚"君子"为学之风。"风教"观是唐甄对儒学精神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唐甄"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
唐甄认为,儒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定乱除暴安百姓。他视财富为不可窃夺的"国之宝"、"民之命",其治国富民思想不仅提出了"富在编户、不在府库"的"立国之道",还有治国富民的方案、举措;他的治国富民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给人们以借鉴、启迪。
值得一提的是,唐甄的女性观既包含了对女性的深切同情体恤,又提倡家庭中的男女平等。具体来讲,他反对夫为妻纲、重男轻女、重父轻母,指出“暴内”现象对女性的伤害,提倡“敬且和”的夫妇伦理。针对“女人祸水论”对女性的偏见,唐甄也提出了激烈的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甄还撰有《毛诗传笺合义》,《春秋述传》,《潜文》,《潜诗》,《日记》,各若干卷。
唐甄于七十五岁时去世。死时无遗钱,学者何焯向朝廷大员请款才得以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