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十个小时,当时间进入6月24日,俄罗斯将在首都莫斯科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俄罗斯仍饱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国内抗疫形势依旧严峻。但即便如此,俄方依然决定顶着巨大的风险举行这场大阅兵。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次阅兵式的意义与分量恐怕不同于以往。那么,俄政府和普京到底想通过今年的大阅兵实现哪些目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军事领域的大事,阅兵式是一个国家向外界展示力量的最好方式之一,而“战斗民族”正需要在此时量一量自己的肌肉。近年来,美国连续“退群”,且大都威胁到了俄罗斯的安全生存环境。《中导条约》和《开放天空条约》已然被美国撕毁,其现在还在为退出《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做准备。不难看出,美国当前的政策正愈发回到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状态,俄罗斯对此不得不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随着美国与东欧部分国家关系的日益升温,尤其是向波兰出口F-35隐身战机和计划部署陆基中程弹道导弹,几乎是把枪顶到了俄罗斯面前,这些行为无异于是在一口口地啃食着俄方的外部生存空间。因此,俄罗斯需要利用一场大规模阅兵来展现自身实力,让美国和一些亲北约国家看到俄方的力量与决心。

另外,阅兵式上展示的武器装备,也是对外透露本国战略重心的一种手段。回想2014年,当时的俄罗斯因克里米亚问题而遭西方国家的全面围堵,但莫斯科方面显然不打算屈服和让步。在当年的红场阅兵中,俄罗斯驻克里米亚半岛一线部队高调亮相,以此显示出俄方的强势态度与坚定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2017年的红场阅兵式上,多款极地作战装备接连现身,如“道尔-M2DT”防空导弹系统和DT-30PM铰接式全地形履带车。极地部队与装备的登场,对外传达出俄罗斯对北极地区的重视与投入,也意味着当年的俄政府欲通过在北极方向的部署,缓解来自西方世界的战略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大型阅兵式也是展示本国最新军工成果的好机会。要知道,俄罗斯是世界上排名前三的军火出口大国之一,在全球武器市场的占有额非常大。通过阅兵式或装备展等场合,公开本国的一些新型武器,是吸引各路买家的绝好手段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亮出本国军力,俄罗斯此次红场阅兵或更多的还是对外释放政治乃至经济信号。如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受创不轻。尤其是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新冠确诊病例与死亡病例数量高居世界第一,这无疑说明美国的抗疫工作是彻头彻尾的失败,由此也让美国的经济衰退至不亚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俄方敢于在红场阅兵,无疑是对外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以此来证明本国抗疫的成功,即在西方各国还挣扎在疫情泥潭中时,俄罗斯已经有条件举办大规模阅兵式了。阅兵式的举办,说明俄国内疫情的平稳可控,更意味着国内经济的重启与海外资本的进入有了卫生安全保障。对于国内经济水平不甚乐观的俄罗斯来说,其亟需引入更多的海外资本,以刺激本国经济复苏与发展。

说完了展现力量与对外示强,或许我们还应猜一猜俄政府与总统普京对此次阅兵式的更深一层用意。我们都知道,阅兵式的举办必然会让俄罗斯上上下下的国民士气为之一振。而就是这“一振”,对于当前的俄政府与普京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年初,俄罗斯政府更换了总理,然后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此举被外界解读为有助于普京未来继续连任俄总统。但紧接着,俄政府就开始遭遇各种“糟心事”。

先是国际油价遭遇断崖式下降与持续低迷,让俄罗斯这个以石油出口为主要创汇手段的产油大国苦不堪言,更让民众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毫无疑问的是,这也会对普京和俄政府造成某些负面影响。随之而来的新冠疫情,更让国内经济和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5月6日,俄罗斯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普京的支持率跌到了59%,为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平心而论,这其中固然有种种客观因素作祟,但也证明俄罗斯民众对克里姆林宫与普京的不满或正在逐步显现。

所以说,对于普京及其团队来说,在困难期间举行的这场大阅兵,既是为了亮肌肉和提振民族士气,也是为了“自救”,通过提高国民士气水平来凝聚人心,帮助自己缓解当前的执政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