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给观众一个美好的夜晚,给我自己一个美好的回忆”,《我是唱作人2》来到总决赛,事关守擂攻擂的刺激对战,郑钧思考的却是“美好”。所以他将节目里表演的最后一首歌曲命名为《Happy Ending都挺好的……吗?》也就不奇怪了,这复杂命名原本不应该是他的风格,但仔细琢磨后似乎又可以讲通,“Happy Ending”就是他所谓的“美好”,“都挺好的……吗?”更像是他对于所有人的一句问候。中英文搭配,都是在传达善意。

这种混杂Fusion的状态,在音乐上有着最直接的呼应。总决赛这首歌曲跟之前的有何不同?最鲜明的,真实乐器音色跟电子音色的融合,在吉他摇滚的基底之上配搭合成器以及电子鼓,让属于郑钧的传统摇滚有了年轻色彩,而整体复古DISCO的风格,更是加强了歌曲节奏的易感度。直白讲,这是一首极尽传递欢快的歌曲,为这场属于唱作人们的Party,完满收场。

是最终收场但盘点整季节目,关于他,可谈的有很多。

“爱谁谁,就这么玩”

老炮自然有老炮的调性。总决赛上的《HappyEnding都挺好的……吗?》依然是传统摇滚的内核。不用避讳,纵观整季节目,郑钧属于典型的Old School。有一处细节,节目第5期表演完《继续挥舞》,他讲“这一首稍微偏小众一点,我演得也有点粗糙,但是朋克就这样”。看到这里年轻人或许在疑惑,朋克怎么就算小众了?这其实涉及到了不同代际间的审美差异,郑钧所谓的“小众”跟我们所认知的“小众”不是一回事。

郑钧似乎并不在意这样的差异。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音乐,对于自己对于音乐都已经形成成熟的认知。所以他讲,“爱谁谁,就这么玩”,老摇滚“固执”起来都带着一股子“不解释”的劲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好如此。他从来没有刻意去贴合时代,这样才尽显他的辨识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现在依然还是众多人的“摇滚英雄”。他的创作跟表达,可是诸多年轻人艳羡的重点。

第4期节目,GAI讲,“歌词永远简简单单的,但又说得很深刻。我什么时候才能写出郑钧老师这种?” 第5期节目,他还明确表示“我唱不了(《继续挥舞》)这种歌。”第6期,张艺兴佩服他能“以最简单的旋律和弦讲深刻道理”,同时陈粒也欣赏他“松松散散语气讲出来,但其实词很深刻。”

当我们跳脱新与旧的对比模式,就会发现郑钧这位老炮身上,全是宝藏。他以他“爱谁谁”的音乐哲学,在节目里带来了若干优质的作品。如果你也认为,作品不止是音乐层面的花样翻新,还有内容层面的深度,那么对于“优质”我们就算达成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然,音乐层面,郑钧并不盲目强求作品的新鲜感,既没有大幅度的风格转变,基本就是坚守在摇滚化的Band Sound领域。也没有特别繁复的元素加码,总体是以吉他摇滚为主线,适度加入多元元素。但考虑到是一位已然形成成熟个人风格的唱作人,似乎也并不需要“多变”来为作品赋能,他需要做的只是,不断强化自我特色。

重视文本性,即是郑钧作品的“魂”。也就是总决赛节目里艾福杰尼所讲的“文字的力量”。

各位会看到,每期节目在正式表演前他都认真阐述创作思路,为的不过就是让每一位观众能够听出歌曲内涵。就是他对于生活最真实的想法记录,所以,这些歌曲听来都日常感十足,能感同身受。

《刀》,讲的是在生活里翻腾历练,“生活像一把刀一样在削你,如果你能坦然地面对他,双方削得都挺愉快的”。《青春的葬礼》,是站在过来人角度对于过往的赞歌,同样是关于生活的感悟。《Happy Ending都挺好的……吗?》,“无常才是我最好的伙伴”,看过人生万事,品过人生百味,保持一颗平凡却也不忘保持积极跟热望。

喜欢他的歌曲,是因为在这里我们能够跟生活充分互动。当然,如实跟如常并不意味着就是“田园牧歌”,朴质文字里,显露的还是丰富的摇滚质感,“嘴上都很强大/身上披金戴甲/可心里更爱一丝不挂”,温和语气唱出这样敏锐的歌词,才最犀利。

爱谁谁,就这么玩。

“一座非常平静的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语出苏运莹,发自对于歌曲《青春的葬礼》的感慨,“郑钧大哥是一座非常平静的山,平静是我们这些后辈值得去学习的”,当经历足够丰富之后,平静就是最自然的“表情管理”。

节目里郑钧的平静贯穿始终。面对比赛他没有就此一搏的躁动,面对胜负他更没有非赢不可的刻意。“一座非常平静的山”是在讲他的阅历也是在讲他的心态,见过太多热闹,现在更喜欢身在热闹之外旁观。

当然,平静并不是说无趣。相反,节目里他经常性奉献金句以及轻松。

金句:在解释《青春的葬礼》创作立意时出现了“后半生享受的是生命,前半生享受的是生活”。第8期节目,他更是带来“音乐不可能打败别人,音乐只能打动别人”。这句话完全可以成为《我是唱作人》核心诉求的最精准解读,节目设置缘故,必须有成败,但站在音乐的角度,并没有谁是赢的输的。

爆笑:他的幽默总是来得猝不及防,第4期节目安慰怕现场破音的隔壁老樊时讲,“想那么多干嘛,多破几次就习惯了”。第7期Demo试唱环节,他表示“之前每次都特别认真准备,主歌副歌,发现不能做好学生”,透着一股子老油条的精明。同样是这一期节目,她夸赞陈粒,“才女,长得还挺好看,就挺不容易的”。发现了吗?老炮的幽默都是有时滞的,需要慢慢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唱作人》自然不是一档纯粹娱乐综艺,最终还是要看作品。郑钧很好地将金句以及轻松呈现在作品里。歌曲里的金句频繁出现,同场其他唱作人的反馈不会有错。我就清楚记得GAI的两次临场反应,在听《青春的葬礼》时,歌词唱出“孩子们长大了哭着笑着去热恋/等心碎了才回到你身边”,GAI的表情是达成共识的满足。而当《继续挥舞》里唱到“生活总是想让人跪地求饶/可我还是忍不住想笑”时,他就像听到Rap里的Punchline一般,瞬刻燃炸。同样对Punchline格外敏感的艾福杰尼,在本期Demo试唱环节听过《Happy Ending都挺好的……吗?》副歌几句歌词时就已经狂喜不止。而在正式表演时,诸如“嘴上都很强大/身上披金戴甲/可心里更爱一丝不挂”这样歌词更是引来他的狂欢。

文字的精妙在郑钧的歌词体现的淋漓极致。

歌曲都讲求记忆点,但跟极度依靠Hook来制造听感记忆点的手法不同,郑钧歌曲的高光时刻往往都是隐藏在铺陈的歌词里,并且,都主要是激起共鸣或者产生点解。所以我是不是可以说,他的歌曲里有着Aha moment“顿悟时刻”,让我们体验到“就是这样”的熟悉感,以及,“原来是这样”的洗礼感。

《青春的葬礼》就是我们都能体会到的年少轻狂的美好,而《Ai ma huo(哎玛吙)》则会让我们领悟到应当永远保持豁达的内心,给予他人祝福。

至于轻松。你应该觉察到了,虽然有着摇滚标签,但郑钧在节目里呈现的歌曲都有着很好的可听性,旋律型如《Ai ma huo(哎玛吙)》、《温暖成河》等简洁优美,节奏型如《低空飞行》、《继续挥舞》、《Happy Ending都挺好的……吗?》等律动清晰,它们都在传达一种轻松的听觉氛围。

这种轻松本质上形成了对于音乐要义的呼应,即,歌曲首先需要具备音乐感,再通俗讲就是“好听”。

无论怎样主题,浅显或深刻,郑钧的歌曲都在守持这条金线。从这角度来看,他在节目里其实做到了为摇滚乐拓展受众。不走另类,不搞极端,让摇滚乐成为普通大众都能顺利体感到的音乐。

总决赛上的《Happy Ending都挺好的……吗?》即是如此。歌曲是摇滚风格没错,但实际上它呈现出了入耳度极高的特点,总体非常平衡,人声立体且温和,乐器声饱满有温度,再加上和声适度的包裹,整首歌曲的声场属于“赏听”。这其中,郑钧的演唱方式有最为明显的调整,尤其是尾音处理,减少了过往摇滚式撕裂或拉长,而是贴合日常表达式的自然。

这节目里的最后一首歌曲,他演绎出了老友般的关怀意味。平静且温暖。

“音乐不可能打败别人,音乐只能打动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钧所在的守擂队最终获得了胜利。

终究要谈胜负。不过不是评判到底谁赢谁输,而是要讨论,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郑钧给出的答案在第8期节目里已经出现,“音乐不可能打败别人,音乐只能打动别人”似乎是为所有人都提供了一个认知基准:音乐,不是用来比赛的。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节目里他说的最多的就是“都挺好”,因为音乐不是用来比赛的,他能够捕捉到所有唱作人作品里的亮点。以及,为什么他几乎每次表演完都会谦虚地表示“不完美”,因为音乐不是用来比赛的,用不着为了赢而把自己搞得很紧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钧所处的这个阶段,已经不需要证明什么,他做的就是享受音乐。他很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样的音乐,成为怎样的唱作人。

当然,他是赢的。这并不只是讲肉眼可见的他所在的守擂队最终获胜,更在讲在很多无形的方面,他有更加有意义的收获。

赢在创作。总决赛登台正式演出前,他特别提及“重新找到创作的快乐”,这就是他带来这里的最终极收获,得到了足够充足的创作动力,并从中感受到了创作所带来的满足。也正如自己在微博上写的,“这是我做过最开心的一个节目,结识了一帮好朋友,还写了一张专辑”。我的关注点在最后,写成了一张完整专辑,对于唱作人,这真是巨大收获。所以我想,他来到《我是唱作人》,更像是进行创作必要的“采风”,其中的各样际遇跟感悟刺激了灵感的喷涌。

如此看来,其实节目结束的HappyEnding并非完结,后续他还能有更多的作品问世。

赢在格局。《Ai ma huo(哎玛吙)》那期节目里,霍尊讲过一句话,这首歌曲“任何一期,打谁都赢”,这么神?怎么赢?我个人的理解,这首歌曲赢在格局。音乐方面,World Music的形态,Gospel音乐的意境,强烈脱离世俗的意味,也就是《Ai ma huo(哎玛吙)》从创作初衷开始就诉求跟脱离常规,它显得跟一般的音乐不同。内容方面,“把能给予的/都给予了”,这首歌曲核心即是“给予”,透露着传播关照,输送祝福的主旨。这般豁达跟通透,是个体所能表现出的最大能量。郑钧的歌曲讲求内容,《Ai ma huo(哎玛吙)》是内容深度的一次跃跃。

赢在人心。苏运莹的一番感慨能够代表很多人的心声,“希望我们到了就是再长一点年纪的时候……也像郑钧大哥这样子在台上尽情地玩音乐”。很明显,这位摇滚老大哥成为了别人眼中一种理想化的境界。他亲身证明,成为老炮并不注定就是可怕的事情:仍然可以跟年轻唱作人们畅谈音乐,第4期跟张艺兴交流时他就表示,不会排斥任何一个类型的音乐未来会接触电子跟hip-hop。也可以享受时尚新潮的音乐,第7期Demo试唱Tizzy T表演时,郑钧就跟着Trap Beat松弛地律动,他还饶有兴趣地跟霍尊探讨起尺八的吹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仍然可以用音乐带来治愈。

一季节目,九首全新创作歌曲,总有一首会对你有效。它们所构建的就是生活全貌,友情、爱情、迷茫、祝福……涉及方方面面。将它们收录到同一张专辑里,这就是标准的“概念专辑”,核心概念自然是生活。所以我总感觉,与其说郑钧是来参加节目的,不如说他就是来生活的。

有必要来复盘下《Happy Ending都挺好的……吗?》的呈现思路。编曲还是很丰富的,我个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包括:Intro采用人声清唱,有缓慢热身的感觉。主体部分合成器旋律线条一直贯穿始终,为节奏增加了优美流线感。Bridge部分拍手打节拍的设计,颇有Sing-along的大合唱意味,这是在号召你我的参与。随后在最后一段副歌进入前的旋律哼唱,在全程都是带动感的氛围里留下留白的间歇。

摇滚对于郑钧而言,终究不是激进与躁动,而是在音乐里模拟出生活化图景,有空隙,有缓冲,有留白。如此的目的,是在听感上创设友好体验,更是在情感上准确触发充分的共鸣,正如“多么擅长承受痛苦/都忘了怎么承受幸福/只剩下斯德哥尔摩症的舒服”这句写实歌词,在弛放音乐氛围内就更加会显得有“戳中内心”的锋利感。

节目里的歌曲,让人听觉兴奋的有很多,能给予内心冲击的就显得格外难得。郑钧的作品总是能以巧妙的切入视角捕捉生活细节,用精准的文字有效表达出深意内涵。文字跟音乐并重,既有可听性又有可感度,郑钧的赢,主要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