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账号【我是胡同】原创内容,独家发布在网易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老北京城内有很多寺院,可以说每个寺院都有不少故事。今天讲的这个寺院在南城,故事很有传奇色彩。

怎么传奇呢?“我是胡同”先吊一下大家的胃口。比如:

寺院起源与一个神奇和尚有关,他可做到“七日不食”!

在没有微信微博没有抖音的年代,和尚也能做到“网红”般知名,还触动了皇太后!

到寺院内修行还可以找替身?而且是皇上的替身!

……

这些到底怎么回事呢?听我一一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椿寺史话

今天这个寺庙主角是长椿寺。

由于地铁二号线有个站名叫“长椿街”,所以大家对“长椿”二字并不陌生,但知道这个来源跟长椿寺相关的人就少了,亲自到长椿寺参观过并熟悉它的历史的人就更少了。

长椿寺在长椿街的南端,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幸运的是,尽管时事变迁,但这个寺院却一直保留了下来。今天我们看到的,虽是座“新庙”,但也是在历史基础上翻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当年为何要建这样一座庙呢?这得从一个神奇和尚说起。

这位和尚叫做归空,又名水斋禅师,他自幼出家,在此后30余年中,曾云游普陀、峨眉、五台、终南等名山宝刹,据说他修炼的功德相当圆满。《帝京景物略》曾载:“万历中,归空和尚自伏牛入京。和尚平生苦行,……而人所知者,在其能一再七不食,日饮水数升,持之至五年,遂众号之曰水斋也。”

大致翻译下,就是说,这个苦行僧万历年中来到北京,能够一连七天不吃斋饭,只靠喝水便能度日,所以被人称之为“水斋禅师”。

之所以能修炼到这种境界,民间传言必有神奇之处。比如,史载,为了修行,水斋禅师曾在五台山参拜时,燃烧自己的一根手指头以供文殊菩萨;在峨眉山参拜通天和尚时,又燃烧自己的一根手指以供善贤菩萨;在普陀,拜见大智和尚时,再燃烧自己的一根手指以供观音菩萨。后来有人问他,十根指头你只有七根,那三根哪里去了?水斋禅师回答说:“十指依然。”明朝邹元标在《水斋复归长椿》一诗中写道:“尚余七指仗能拿,乱走胡行今到家。为问其三何处在,依然合十更无差。”

这里敲下小黑板:虽有史载,但为民间传言,请勿模仿请勿模仿请勿模仿!

但有一个消息是确定的,那就是这种传言最终传到了皇太后那里去了。

这个皇太后也是历史上的名人——孝定李太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太后画像。来自网络)

李太后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在皇宫里修建了佛堂,宝座上刻有九朵莲花,宫中人就称她是九莲菩萨的化身。李太后也就以菩萨自居,奉佛家“慈悲”为宗旨,多行善事,同时在北京广修庙宇。

虽说古时没有现在的网络媒体,但类似的神奇人物神奇事件,在民间的传播也是相当厉害的。神奇和尚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和尚成了“网红和尚”,传奇的故事则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宫里,钻进了李太后的耳朵。

信佛的李太后,自然对此深受触动,也格外重视,要求儿子明神宗朱翊钧专门为“水斋禅师”建一座寺院。

皇太后的要求,皇上自然听命,不仅敕建寺院,而且亲赐寺名——长椿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椿”二字背后,其实是很有文化内涵的,据史料称,二字取自《庄子逍遥游》中“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既然这是母亲要求建的寺院,所以明神宗就借“长椿”的寓意,祝愿其母健康长寿。

看,明神宗多会办事!既从了母命建了寺院,又借此祝母亲大人安康!

寺院建成后,李太后还赐“水斋禅师”金冠、紫衣,后大书法家米万钟撰写了“敕赐大祚长椿寺赐紫衣水斋禅师传”,并镌石立碑。此碑成为长椿寺三件镇寺之宝中唯一留在寺内的珍贵文物,另外两件“九莲菩萨画像”遗失,“渗金多宝铜塔”则移置万寿寺。

今天,在长椿寺大雄宝殿门北侧,仍可看到这块石碑,碑文不仅记载了敕赐寺院并赐金冠紫衣一事,还讲述了“水斋禅师”云游四方参拜高僧大德经历,以及在三处佛教圣地参禅问教时而燃指以示虔诚的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奇的事情还在后头。由于母亲要求建寺,所以明神宗格外重视,干脆在寺院里安排了一个“替身”,替他在寺院里修行。这个“替修”的人,就是上述那位神奇的“水斋禅师”的大弟子。

“替修”到底算不算修,小编也搞不懂。反正这样一来,这寺院名声可就不得了了,你想啊,皇太后指示建的寺,皇帝亲赐寺名,还至此修行(虽然是替身),那远近的老百姓就都争相前来,所以此处香火极为鼎盛,一度被称为“京师首刹”。

新身份

大家都知道,老北京城内的寺院曾经很多,清时可达1400多座,但如今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所剩无几了。幸运的是,这处曾经的“京师首刹”却得以保留和重修。

不过,中间它也有命运多舛的时候,清代曾被震毁,虽又重修但香火不再。长椿寺衰落后,长椿街也走向了荒芜,据资料介绍,长椿街一度成为菜地、粪场、坟地、垃圾堆的所在地。民国时期这里曾为停灵之所。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变为居民住宅,进入21世纪,后由政府斥资腾退重修,至2005年重新对外开放。

重新开放的长椿寺有了另一个名称——宣南文化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平时讲老北京的故事,涉及元明清三代的较多,除了时间更近外,还由于元大都的建设,奠定了今天北京城的总体格局,所以我们对二环以里的老城了解较多。岂知,南城那边有大量更早的北京建城史,从周初的封国蓟到后来的汉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都迭加在宣南这块土地上。像长椿街在辽代就很重要,它是辽南京城(即燕京)纵贯南北的大动脉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浅色字体为今天地名,黑色为辽地名。右上角拱辰门向南大致就是今天的长椿街,街南头与下斜街交界处就是长椿寺的位置。拍摄自宣南文化博物馆)

今天的长椿寺,虽然不再有香火,但作为宣南文化博物馆,展示北京及宣南的城市变迁、历史沿革和丰富的文化构成,慢慢看下来,还是蛮有意思的。不信,你就抽空去瞧瞧。

(除特别注明出处外,本文图片均为作者原创拍摄。更多老北京精彩故事,欢迎持续关注“我是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