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近日发布了《2020中国共享电单车安全管理专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电单车数量已超过100万辆。未来五年,随着各大平台稳步推进共享电单车投放布局,用户共享电单车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激发,尤其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共享电单车投放车辆可达到800万辆,收入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媒咨询的报告主要聚焦于共享电单车行业的安全管理建设,对用户的安全体验以及平台安全建设进程展开分析,并探索中国共享电单车行业安全建设路径。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共享电单车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近四成用户表示车辆容易出现打滑、刹车失灵问题。此外,电池安全、骑行人安全意识薄弱、道路交通安全等也较为突出。

相较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电单车行业起步较晚,行业标准尚未明确。新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于2019年4月15日正式执行,共享电单车有望以新国标为重要参照,从车辆性能、电池管理、骑行者安全管理等层面展开安全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在人身安全建设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也将成为更重要的安全建设要点。共享电单车运营商主要从硬件技术、电池安全、场站建设运营以及用户安全建设四个核心要点逐步完善行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青桔电单车安全管理综合实力行业领先

目前,青桔电单车、美团助力车等主流共享电单车平台,其运营车辆普遍获得新国标及3C认证。此外,在新国标要求基础上,主流共享电单车平台还在进一步提升自身产品安全标准,以新技术运用提升车辆安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硬件技术安全层面,青桔电单车以4.3的分值占据首位。青桔电单车自主建立APQP分级递进式开发流程把控产品质量,在硬件设计上引入“失效安全概念”,实时识别各功能模块工作缺陷,并依托BMS电池控制系统、滴滴智能安全充电柜以及滴滴电池综合管理平台,多维度管控电池电力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场站建设方面,青桔电单车表现突出,不仅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和城市模型制定了《场站选址、改造以及管理标准》,同时配备了自上而下的专职安全人员,在消防应急处理上设置青桔mini消防站,与消防联合输出个性化、实战化的青桔场站应急预案。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安全管理综合实力方面,青桔、美团、哈啰为电单车平台管理综合实力前三位,并和后几位的电单品牌得分拉开较大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