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是三伏天了,《金瓶梅》这本奇书一直以来都很有争议,也特别适合夏天消暑品读,它包含的内容信息量极大,无所不谈,就好似一部明代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把上至官宦阶层,下至贩夫走卒的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每读一遍都能有不同的发现。

全书最值得细细品味,最关键的一个章节就是“李瓶儿私语翡翠轩,潘金莲醉闹葡萄架”,这个章节也刚好写的是三伏天,大暑节气前后,西门庆初弄权术,利用官场的人脉解决了宋惠莲自杀,蕙莲之父不让火化,要告状的麻烦;同时他又搭上了蔡太师这条人脉:花三百两银子打了四个捧寿银人,买了杭州的织造蟒衣给蔡太师作为寿礼。

总的来说,西门庆官场得意,这是其一;李瓶儿有了身孕,他西门家马上就要有继承人了,此为其二;最后他用自己的手段驯服了潘金莲,他的征服欲达到了顶峰,此为其三;也就是说,西门庆的命运达到了顶峰,他盛极而衰的伏笔,也丝丝缕缕地埋在了这个章节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闲话少叙,我们来看看明朝时,大暑三伏天,老百姓都是怎么过日子的吧。

那时的大暑有多热呢?笑笑生是这样写的:

到了那赤乌当午的时候,一轮火伞当空,无半点云翳,真乃灿石流金之际。人口有一雙词,单道这热:祝融南来鞭火龙,火云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红炉中。五岳翠干云彩灭,阳候海底愁波竭。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除天下热。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天气真热啊,热得好像火神祝融从南方赶着火龙来了,红红的火云像火焰一样把天都烧红了,日轮凝聚在天上,整个大地都好像被搁在火炉里燃烧一样。大火直烤得三山五岳的树木都焦了,天上的云彩都烧没了,阳候(水神)在海底干坐着发愁,因为海水都被蒸干了,啥时候才能来点儿凉风,把天下的热气吹散那么一丁点儿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描述也是很形象了,看得人忍不住要打开空调吃西瓜,再加一杯冰可乐才能缓解心头之渴,庆幸我们生在了有空调、wifi和冰箱的现在,续命全靠这夏天三件套了。

那么在这么热的夏天,古人都是怎么消暑的呢?

接下来,兰陵笑笑生就露出了他的本性,人家可不是一个只会写小黄书的人,人家的心里是装着普罗大众的:他说这世界上有三等人怕热,三等人不怕热。

怕热的是哪三等?农夫、小商人和边疆战士。为什么这么说呢?天气再热,农夫还是要下地种田,三伏天要是没有雨,田里没有水,农夫心里真的是要急死了,因为他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挣粮食交税,上供。再热的天,商旅行人还是要挑着担子,推着货物赶路,哪怕汗流满面,又饿又渴,衣服湿透了,路上没有一寸阴凉地儿。再热的天,边疆战士也要带着重重的头盔,穿着沉重的铁甲,刀头舔血,困了在鞍马上将就着歇,经年累月在外,不得回家,哪怕身上长了虱子,捂得生了疮,没有一寸好皮肤。

那又是哪三等人不怕热呢?皇帝和王公贵族不怕热,有钱人不怕热,有地位的和尚道士不怕热。为什么呢?因为不像前面三等人只能硬扛,这三种人有各种各样的消暑方式。

皇宫内院里,有水殿凉亭,曲水为池,流泉作沼,还有各种奇花异果,奇珍异宝,闷的时候还能作赋吟诗,小酌一杯之后午睡一觉也是很惬意的。

有钱人家,每日可以在雪洞凉亭、风轩水阁里避暑,有重重帘幕可以遮挡烈日暑气,有轻纱帐幔可以遮挡蚊虫,帐子里挂着茉莉香花制成的香球,床上铺着清凉的水纹凉席和凉枕,四面转着风车,还有娇妻美妾环绕,丫鬟媳妇子打扇,自然也是不怕热的。

和尚道士等修行之人,住在名山古刹里,本身占着风水绝佳的地方,自然比其他的地方凉快,空了还能谈诗论道,诵经讲法,想起来还可以去园子里摘点果子吃,闷了还能带着童子去松树阴下弹弹琴,还能约几个朋友在杨柳树荫下聊聊天喝喝酒下下棋,这一天不知不觉地就又过去了,又怎么会怕热呢?

从这里看来,兰陵笑笑生是一个心怀悲悯,心里装着众生的人,与他之前所有的作者不一样的是:他并不觉得王公贵族,文人逸士就比农夫、贩夫走卒高贵,他看到了一样的暑气下的众生态,更看到了这世间的不平等,所以在潘金莲醉闹葡萄架这一回里,他如此大篇幅地写了跟金瓶梅的主角毫不相干的各类人的情态,并把他的想法隐藏在一首诗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黍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他想说什么话,他一个字都没有讲,但是一看这两类人的神情动作对比:“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你就懂了,只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有些话不便明言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在这样的热天里,《金瓶梅》的主角西门庆,一个有钱的商人,一个仕途正盛的中等官员,一个只手遮天不可一世的小地主,他又是怎样过日子的?

一大早的,他在家披着衣服,坐在翡翠轩里,看小厮们给花草浇水,潘金莲、李瓶儿等姬妾穿着白银条纱衫儿来跟他聊天儿,看到瑞香花开得正好,“甚是烂漫” ,于是叫人剪了给各房姬妾送去,这个比《红楼梦》里的周瑞家的送宫花好,因为宫花是假的,而瑞香花是真的,贵在天然不做作,可见西门庆也不只是一个土财主,他也是一个懂得审美和生活的人。

等潘金莲送花走后,西门庆跟李瓶儿独自在翡翠轩里,看着李瓶儿纱裙里套着大红裤,他突然就来了兴头,把李瓶儿按在凉椅上来了个“隔岸观火”,玩得好不尽兴,却被金莲听了个正着,并且得知李瓶儿怀孕了,这下她的妒忌之心就起了,在这之前,她都是跟李瓶儿要好的,从这之后,她就开始各种坑李瓶儿,为最后李瓶儿的儿子官哥儿惨死、李瓶儿之死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伏天的日子长,这天西门庆做的事情可不少,算算应该是中午,过后他跟姬妾们在翡翠轩喝酒吃饭、品尝各色细巧果子熟食,还有冷糕、冰水,也是十分的惬意。

酒足饭饱之后,潘金莲弹琵琶、孟玉楼弹月琴、李瓶儿执红牙象板,三人合唱,西门庆拍手,唱了几曲,其中一首是梁州序:

见流萤飞来庭院。听菱歌何处,画船归晚。只见玉绳低度,朱户无声,此景犹堪羡。

情境如画,音韵皆美,此情此景,西门庆应该是既陶醉又享受的,他一点都没有感觉到热,也没有天气带来的烦恼,午后一场雨,翡翠轩里应该是很凉爽的,他的心情都在几句歌词里了“日日花前宴,宵宵伴玉娥。今生能有几?不乐待如何?”

唱够了众人散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二人还在园子里悄悄儿地秘戏玩乐,西门庆趁机报复,把潘金莲吊在葡萄架下戏耍了半天,自己跟丫头春梅喝酒投壶捉迷藏,喝多了还睡了一觉,醒来又去挑弄潘金莲,害得潘金莲半条命都没了,尺度堪称全书之最。

西门庆的各种奢靡享受,恰恰跟前面的农夫、贩夫、将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笑笑生的出色之处,也是他的初心所在,如若没有之前的闲笔,只是描写吹捧贵族的生活,也就成就不了《金瓶梅》独一无二的价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