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典咏流传》第三季第7期,看到许魏洲演唱《天降大任》,我颇为欣喜。

毕竟,上一次现场舞台还是《歌手·当打之年》的总决赛,当时他的角色也只是帮唱嘉宾。此番他是绝对的舞台主角,表现力自然开到满格。另外有意思的是,如果将前后两场演出对标来看,就会发现许魏洲的多变。同为摇滚谱系,《歌手》上的他是爆裂,有Rap也有极端发声。《经典咏流传》里他则是隽永,基于经典文学作品的演绎,他的摇滚也更倾向于绵长叙事。

所以当谈到许魏洲的摇滚风格时我们应当清楚,它对于他而言并不是一个固化的标签,而是一个动态的方向,彼时他可以火力全开,以强悍的摇滚势能制造震撼;此时他又能够沉稳婉绵,以强气场的姿态表现格局。

其实看过他前后两次参加《经典咏流传》节目的表现,也能明白这个道理。上一次是演唱《沁园春·雪》,我清晰记得其中的磅礴,以Arena Rock范式传达诗词的宏大史诗意味。今次有何不同?

本期节目的目标作品是孟子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歌曲主要是基于“讲理”的段落进行改编。相较于《沁园春·雪》,此次的具体不同在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并不适合既定的歌曲韵律格式,也就是在创作以及演唱方面都区别于常规的流行套路。它的内容集中于道理,而接近“说教”的歌曲在大众接受度上会打折扣。如此,《天降大任》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如何保证音乐性以及如何保证可听性。

可以看出许魏洲跟幕后团队是有针对性设计的,所以《天降大任》才最终会有这般良好的效果。

首先,即便没有常规所讲求的押韵,《天降大任》依然具备很好的音乐性。以叙事的模式进行铺陈,或许没有达到朗朗上口但足够润顺,尤其主歌部分处理得非常好,将原文巧妙地融入到歌曲的格式里。这里,许魏洲的演唱同步润顺,主歌进行铺垫,主要依靠胸声支撑,输出充沛的气声,从而让这部分有了近似于流行歌曲里抒情的感觉。副歌部分,预料中的摇滚式爆发,以各位都熟悉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来制造记忆点,他的演唱是聚合口号式的号召以及大气的直抒胸臆。

请重点注意他的咬字方式,以字正腔圆为总体思路,字头有力,字腹响亮,字尾归韵干净利落中还带有鲜明的饱满。所以,歌曲整体听感是严肃中不乏活力,仪式感里充满着自然生长的能量。

当我们以摇滚来审视许魏洲的表演时就不难发现,他并没有刻意追求这种风格表层的感觉,本质上是抓住了追求力量的内核,然后根据具体歌曲进行自洽的调整。《天降大任》属于主旋律,进而他所呈现出的摇滚形态,明显跳脱了粗粝轮廓,展示了宏大阵仗感与厚重文化感。

他很清楚不同角色的不同诉求,作为经典传唱人的许魏洲,他表演的目的是宣扬精神,以及,传承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关于可听性。有音乐性当基底,可听性就有了很大的保障。此外,许魏洲演唱的方式,完成了进一步强化。歌手所处的视角决定了演唱的方式。节目里主持人问到,你怎么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讲,一直想突破这个舒适圈,不断突破自己,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表明,许魏洲不是来灌输道理的,正相反,他是来学习的。在《天降大任》里,他是处在学习者的视角表达内心想法,这也就很好避免了“说教”的状态。

这具体体现在演唱口吻上就是,真挚谦逊。这直接决定了许魏洲的演唱表达强在有亲和力,他如讲故事般把一段经典文字阐述给你听。他是摇滚歌手没错,但他并没有因此产生区隔,反倒是格外重视与听者跟观众的平等互动。

无论是主歌诉说,还是副歌释放,都依遵着明确的赏听质感。最终,《天降大任》就成了讲述自己故事的歌曲。整条发展线可以看作是从主歌的复盘思考,到副歌的自信坚定,其中充满了于苦难中学会坦然接受跟奋起向前的觉悟。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成长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降大任》将本就对于我们有极大共鸣的内容个人化,增强了易感度,让经典文学作品跟我们每个人产生了真实的关联。而此刻的许魏洲此刻,除摇滚歌手的典型气质外还有着时代新青年的特质,积极、阳光、进取、无畏。来到《经典咏流传》这样节目的一大好处就是,能够充分树立起立体丰满的形象。

总体来讲,这一场很具观赏性的Show,现场表演该有的大动态,它有。节目强调的文化性,它有。演唱所讲求的带动感,它有。以上这些也正好就是许魏洲作品的优势。经过两季节目,我个人觉得许魏洲非常适合《经典咏流传》,他以他具备辨识度的摇滚风格,赋予我们的经典文学强劲的感染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到这里,我已经开始畅想下一季《经典咏流传》节目他会带来怎样的表演了。当然,我同时期待他个人全新作品的问世,许魏洲的摇滚风格,还有更多形态待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