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是当时大清海军是世界第八,日本是第十一。《美国海军年鉴》中排名大清是第九,前八是英法俄德西奥意美。
在亚洲,当时的大清依旧是老大哥,日本虽然通过明治维新崛起了,但在大清面前还没有那么强大。
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为什么强于日本海军的北洋水师竟然一败涂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野心勃勃,一直盯着中国
日本虽然是弹丸小国,在明治维新之前更是不值一提的弱国。但是自日本上下一心,学习西方列强技术文化,进行一系列改革维新后,日本的野心逐渐表露出来。
在高丽和琉球问题上,日本暴露的野心,足以让平日看不起日本的士大夫们有了戒心。当然,中国也有人早在明治维新初年就意识到了这个邻居不简单,野心勃勃,那就是李鸿章。
所以李鸿章坚持海防,坚持建设海军,建设强大的海军,甚至新疆不要了也得防着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最不愿意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甲午战争起因
甲午战争直接起因也是因为高丽内乱。1894年,高丽发生内乱,中日两国同时出兵平乱。内乱平定后,日本仍不撤兵,然后中国这边肯定不答应的,高丽丢了那东北就没法保障。所以,当时中日两国舆论都很激烈,都是骑虎难下。日本一意主战,李鸿章在觉得有俄国援助的情况下(俄国公使兑现不了),也没有让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两国同于当年七月初一宣战。
1894年9月17日(农历八月十八),两国海军在高丽西北鸭绿江口相遇。
这一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之前最重要的一战。胜则高丽可保,东北没问题。以后在远东地区,中国就要压日本一头了。这场海军之战是划时代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日海军实力对比,相差不远
中国海军当时世界第八(或者说第九),日本第十一。北洋水师有两个主力舰“定远”和“镇远”,排水量达7000吨。日本最大的战舰排水量不过4000吨。
但是速度上,日本战警比中国的船快,船上的炮比较多,而且放的快。就是说日本战舰移动速度和攻击速度都比中国的高。但是中国战警比较大比较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中国战舰参差不齐,有两个主力战舰,也有很弱小的船。综合来比较,两国海军实力相差不远。
那么既然海军实力并不比日本的差,那北洋水师还会败的一塌糊涂呢?

第一,战略不如人。北洋水师原定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船主力居先。海军提督丁汝昌以“定远”为坐舰,舰长刘步蟾。结果开打的时候,刘步蟾突然下令把“人”字倒置,“定远”,“镇远”居后,两边弱小的船居然靠前。可能刘步蟾胆怯本来想自保吧,结果这样一来,阵线全乱了,小船心慌慌啊。日本海军趁机先攻打北洋水师的弱点。

第二,人员,领导问题。海军提督丁汝昌是骑兵军官,不懂海军。但是他为人正直忠厚,有气节,李鸿章就看中他这点。然后丁汝昌当海军提督不过就是精神领导罢了,并不懂海军啊。刘步蟾倒是英国海军学校毕业的,成绩也好。所以实际海战指挥就交给了刘步蟾,然而刘步蟾开打后的调整直接导致阵线混乱,被日本海军得了机会。有历史学家在书中说“刘步蟾真胆怯”,认为倒置阵势只是为了自保。当时战舰上的总炮手是英国人,可是他们语言不通。丁汝昌不懂英语,炮手不懂汉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北洋水师战术也差。当时在“定远”号上的总炮手是英国人,叫泰勒尔(Tyler)。泰勒尔见刘步蟾变阵就知道大事不妙,于是吩咐炮手不要乱放炮,要节约炮弹,因为舰上炮弹不多,要保证命中率。吩咐好后就到丁汝昌旁边准备帮忙指挥。但是丁汝昌不懂英语,泰勒尔不懂汉语,两人只能比手势。结果,炮手开火,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瞭望台,丁汝昌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勒尔也受了轻伤。日本海军的炮弹命中率远在中国海军之上,结果就是北洋水师损失过重,不敢在海上与日本人交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得来说,日本海军就像是输出型射手,攻速 ,移速,命中都远高于中国海军。而中国海军就只能充当吨位大的,移速攻速命中都逊的肉了。
战争结果,日本胜利掌握制海权
日本自此掌握了制海权,陆军输送得行动自由。次年中日又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承认高丽独立,割让台湾及辽东半岛,赔款2亿。
日本也是这一战成强,从此在亚洲地区就一直欺负侵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