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或许是自1962年印中战争以来最紧张的局势。

从6月15日中印边境冲突发生到现在已经过了20多天,尽管中印之间已经进行了几轮磋商,但是印度方面却没有让事态降温的表现。

事件刚一发生,印度国内的"反华"情绪空前高涨,随后印度总理莫迪关闭了他的微博账号,又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禁止使用59款中国应用软件。7月3日,莫迪突然访问冲突中心拉达克地区又让事态进一步升级,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政府把这次莫迪访问边境的安排高度保密,直到最后一刻才公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还动起了"制裁"中国的心思,印度通信部要求印度两家国营电信运营商对于此前已经确定的4G电信设备的招标方案进行重新招标,以便将华为和中兴排除在外。7月5日,有印度媒体报道称,印度电信部长拉萨德在近期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宣布该国企业进口电力设备和零件前,须先取得政府许可。

印度方面频繁的在边境以及经济方面简直可以入选"迷惑行为大赏"的挑衅动作,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印度近几年正在大兴"印度制造",莫迪刚一担任总理,就表示到2022年要让印度制造业在 GDP中的占比至少为25%。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新德里的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改革计划效果不佳,制造业所占的GDP逐年下滑,最近的比重几乎为过去50年里最低,仅剩14%-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着中国产品在印度的强势地位,其本土的制造业很难有所作为。恰逢此次边境冲突,借助印度国内的"反华"情绪,印度当局对中国制造、中国企业采取逐步"脱钩"的措施。

其次,印度的国内矛盾层出不穷,莫迪上台后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有些举措非常激进,在不同程度上制造了社会种群、宗教对立。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印度社会进一步失序,失业率居高不下,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称,封城导致的4 亿非正规部门从业人员因失业而"陷入深度贫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在拉达克地区率先对中国军队进行挑衅,非常成功地转移了民众对印度当局的不满,让他们把注意力都转到了中国身上,于是印度政客们继续煽风点火, 不断想使事态升级,以获得民众的支持。

实际上中印冲突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第三方",那就是美国。

印度对领土的野心昭然若揭,不断想做南亚的"领导者",但是印度不能忽视中国的存在。这时,美国抛出了"印太战略",想要和印度携手遏制中国的发展,随着美国在对华政策越来越强硬,身后的印度也趁机搞起了"小动作",颇有几分"狐假虎威"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现在印度和中国的军队都按照磋商结果一同向后退,两国军队正致力于在24小时内在争议地区之间建立一个4公里的缓冲区,建立缓冲区将暂时限制两军在该地区的巡逻活动。

目前,印度已经向后撤了1.5公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在接受《印度斯坦时报》的采访中称,印度军方正在密切关注中方的撤退,为了确保中方按照约定向后撤,印度军方将动用包括无人飞行器、其他空中监视等手段,必要时也将动用该地区的卫星图像。

他同时表示,印度空军计划在拉达克地区进行昼夜全天候作战任务,保证前线战斗机,攻击直升机和多任务直升机可以空降,以执行可能存在的夜间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