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点:“十四五”期间,采用“等容量替代原则”规划实施的新建煤电项目装机规模将超6000万千瓦。

2019年3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曾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进一步淘汰煤电落后产能 促进煤电行业优化升级的意见》(发改能源[2019]431号),提出了七类需要淘汰关停的煤电项目。同时,文件中提出了“等容量替代原则”,即新建煤电项目的总容量应该小于等于煤电关停容量指标,无法全额落实关停容量指标的项目,缺额部分可利用当量平价风电光伏容量替代。文件鼓励在煤电规划建设预警等级为红色的地区实施减容量替代煤电新建项目,在同等条件下,等(减)容量替代煤电项目将被优先纳入国家电力建设规划。

截至2020年6月底,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全国已有13个煤电项目按照等(减)容量替代原则开展了前期工作,设计总装机容量1378.4万千瓦,总投资约568亿元。

其中,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等容量替代煤电项目已于2019年8月获得上海市发改委的核准批复(沪发改能源[2019]105号),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获得核准批复的等容量替代煤电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建成投产。

另外12个等容量替代煤电项目分别为:马鞍山市万能达电厂(2×660MW)、大港电厂(2×650MW)、邯郸热电厂(1×350MW+1×154MW)、秦皇岛发电厂(2×350MW)、陡河发电厂(2×660MW)、太原第一热电厂(2×350MW)、沈海热电厂(2×350MW)、吉林热电厂(2×350MW)、厦门嵩屿电厂(1×600MW)、株洲发电厂(2×1000MW)、石门发电厂(2×660MW)、纳雍发电总厂(2×660M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等(减)容量替代煤电项目更容易被纳入国家电力建设规划,有即将到期退役煤电机组的电厂将获得更多的新项目建设机会。

根据电力地球提供的电厂数据,截至2020年6月底,单机容量大于等于10万千瓦的煤电机组全国共有2470台、总容量约10.03亿千瓦,占全口径煤电装机的比例超过90%。根据机组服役年限的不同,结合国内煤电项目的规划建设周期特点,分类统计如下(每五年一个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单机容量300MW等级及以下的煤电机组寿命一般为25年或20年,根据上表的统计,服役年限已超过20年以上的单机容量300MW等级及以下煤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约9266万千瓦。

根据国内煤电项目提前三年规划的基本规律,并考虑到部分超长服役和有可能改建燃气机组的电厂,预计“十四五”期间,采用“等容量替代原则”规划实施的煤电新建项目装机将达到6000万千瓦以上、总投资将超2500亿元。

实施等(减)容量替代煤电项目,一方面可以优化煤电资产布局,另一方面也能满足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可谓一举多得。随着越来越多的煤电机组临近退役年限,等(减)容量替代煤电新建项目将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本文由项目情报站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