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之前,关中地区一直是历代王朝建都的首选。大家之所以喜欢在关中建都,主要是看中了这里的安全性。

在地理上关中平原北部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南部是巍峨的秦岭,西部是六盘山,东部是黄河,四周皆有自然屏障。

从秦朝开始,在关中平原的东部、西部、西北、东南各设有函谷关、散关、萧关、武关四个关隘保护关中,由于地处四关中央,关中平原也因此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中平原四周皆有天险,易守难攻)

在函谷关、萧关、散关、武关四个关隘中,函谷关是最为知名的。

函谷关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地区,北临黄河,南接秦岭,在先秦时期函谷关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年五国伐秦就被函谷关所阻挡。

不过由于黄河水的不断下切,到东汉末年时函谷关北部沿河地区已经变成一片河滩,可供大规模人马行走,函谷关因此形同虚设。

为此到了汉末时期,朝廷在函谷关以西建立了潼关,潼关的地理位置与函谷关基本相同,都是北临黄河,南接秦岭,是从中原进入关中的交通要道。凡是关东军队想入关中者,潼关必是首选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洛阳到长安,最近的路线就是路过潼关)

前文也说了,潼关南面是巍峨的秦岭,北面是湍急的黄河,在火炮出现之前想攻破潼关绝非易事,那么不走潼关,走黄河行不行?

答案是行!

虽然黄河并不好过,但不好过不代表不能过,历史上从山西渡黄河攻入关中的案例比比皆是,本文据一个例子,曹操与马腾的潼关大战。

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2年,曹操以剿灭汉中的张鲁为名,要求借道关中。

但此举立即引起了关中诸军阀的警惕,这些军阀大多出身西凉,史称西凉军。他们担心这是曹操假途灭虢的计谋,于是推举韩遂为盟主,马超为副盟主,共同在潼关阻击曹军进入关中,这也是潼关自建成以来的首次大战。

在战争爆发后,西凉联军固守潼关,曹操则在关外修筑营垒对峙,双方在潼关耗了一个多月。

有鉴于曹操大军亲征,西凉联军不敢怠慢,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西凉联军基本都汇集到了潼关,总兵力约10万人,重兵云集之下,潼关固若金汤。

但是正是因为兵力都集中到了潼关,联军顾此失彼,关中的防守出现了空当,曹操便派遣徐晃率兵从黄河北岸偷偷进军,来到了距离潼关不远的蒲坂渡口,从蒲坂渡过了黄河,进入关中。

徐晃的部队黄河西岸的关中站住脚之后,曹操则率主力从风陵渡渡河来到黄河北岸,然后快速行军至蒲坂渡河,也进入了关中。

(曹操绕过潼关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本次入关行动中,曹操声东击西,先是吸引西凉联军主力到潼关汇集,然后遣徐晃偷偷从蒲坂过河站住脚跟,自己再两渡河,成功地绕过了潼关。

不过曹操此次绕过潼关也是有一定侥幸的,倘若曹操在蒲坂渡河时马超引大军来战,曹操恐怕会遇到大麻烦。

然而幸运的是,韩遂不同意马超立即北上迎击曹操计策,韩遂认为曹操虽然进入了关中,但是曹操是北边过来的,想拿下长安就必须再渡过渭河,到时候在渭河截击曹军便可。

于是在韩遂的坚持下,马超放弃了北上迎击曹操的想法,曹操大军得以悠然渡过黄河。

但不管怎么说,潼关并非绕不过去,走黄河照样可以进入关中。只不过渡黄河进入关中的风险很大,万一关中守军做好了准备,在黄河截击进攻方,那后果是不堪想象的,进攻一方的士兵必然会被扔进黄河里喂鱼。

总的来说若想进入关中地区,能走潼关则肯定走潼关,如果走不了潼关就找准时机渡黄河,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