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接受了以前几个朝代被武人支配的教训,因此北宋时期,武人的地位极低,文人是国家的主宰。

自唐玄宗时期开始,为应对日益扩大的领土面积,唐朝在边境地区设置了多个节度使管理边境。因为节度使的权利过大,超过了朝廷的控制以及民族等多种因素,爆发了安史之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节度使成为了实际上的藩镇,武人是实际上的统治者,而文人命如草芥,随时都有可能被杀。

五代十国时期,这种情况更为严重,文人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当中。

自唐而来,武将专权一直是皇权的心腹大患,尤其是“安史之乱”后,皇帝的权威是大打折扣,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崛起的各位节度使,兵强马壮,多次同中央叫板,而唐朝中央政府多次出兵弹压却无法奈何他们。

更重要的是黄巢起义后唐王朝中央军事力量基本土崩瓦解,皇帝的亲军“神策军”也被解散,公元907年朱温代唐自立,自此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朝廷轮着换,今天皇帝还在大宴群臣,入睡后就有可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这个时期太乱了,那些个地方节度使是一言不合咱就反,真应了毛主席那句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武将对皇权威胁越来越大。

而赵匡胤又是窃取了后周的果实,而且是部下拥戴他,将他推上了皇位,赵匡胤唯恐部下里再出一个自己这样的,他也是朝不保夕,因此后来有了杯酒释兵权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另一方面,唐朝以后中国再无世家门阀,寒门士子开始崛起,宋朝时期,崛起的寒门子弟占据了统治地位。

出于对武人的恐惧以及对权力的渴望,北宋以文为尊,以文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问题解决后,宋太祖赵匡胤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颁布了许多法令,开始大量起用文臣,这也是宋朝重文轻武的开端,在以后的宋朝,文官势力越来越大,武官的地位越来越低。到了宋徽宗时期宋朝的军队几乎没有了什么战斗力,以至于金人南下,围攻北宋都城汴京,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

在宋朝人眼里,“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也就是说只有金榜题名者才是成功。这也就导致了宋朝尚文,民风羸弱。五代十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非常动乱的时期,王朝更迭很快,而且大多是以武力夺得天下,赵匡胤自己就是武将,也是通过武力建立了大宋。因此他想从根源上杜绝此类事情的重演,重用文臣,宣扬儒学忠君思想,并规定无论文臣犯了什么罪行,都不用死罪。可以说赵匡胤的思想一直在宋朝传承,同时他的以文立国思想,为大宋的文化繁荣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百多年后,宋朝也在风雨飘摇中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