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我与春风皆过客, 你携秋水揽星河。

谁共明月赴长生, 痛伴思念泪无痕。

毫无疑问,这首诗是后人的附会之作,却一度在网络上爆火,尤其是“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两句,被无数人拿来用作社交软件签名,甚至谱成了歌曲。

网络就是这样,一旦什么东西火了之后,就会被二次、三次、无数次创作,直到彻底没有流量。

但是我们得包容这种现象,文化百家争鸣,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曾被许多人引用并致敬,这其中就包括苏东坡。

值得一说的是,见过一些主播和作者说,“我与春风皆过客, 你携秋水揽星河”两句出自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并言及唐温如是唐代人。

这就不够严谨了。

我们可以借鉴、化用、引用,但不能强行对号入座,尤其是这么经典的诗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题龙阳县青草湖》又名《过洞庭》,原诗为: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诗题中的“龙阳县”,在今湖南汉寿;“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诗题中言“青草湖”,而诗中又写“洞庭”,是因为两水相通相连之故。

“白发湘君”之形象,化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湘君追随不及,望着一江萧瑟的秋水,竟然一夜白头,后泣竹成斑,泪尽殉情。

因此,后人把带有红斑的竹子称为“潇湘竹”或“湘妃竹”。

湘妃即“娥皇、女英”,帝尧的两个女儿,同嫁于舜,湘水岸有“二妃庙”,为湘水女神。

所以唐温如起句“西风吹老洞庭波”实际上是在怀古,追思帝舜与湘妃凄美的爱情故事。

后两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意境绝美,为不可多得的佳句。

醉后眠于舟上,初醒后望着浩瀚的星河倒映在洞庭水波之中,一时间竟分不清自己荡漾于水中,还是身在穹顶银河,大有“庄周梦蝶”之梦幻迷离。

所以,这种西昆派“生吞李诗”的现代仿作,和古人妙笔总是差了点什么,哪怕它再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唐温如名唐珙,字温如,父亲唐珏(jué)为南宋末期词人,著名的义士。

南宋灭亡以后,元僧杨琏真伽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曾盗掘宋诸帝陵寝,弃尸骨于草莽之间,这是江南六陵遭遇的最大一次洗劫。

据载,杨琏真伽和僧允泽率领部众蜂拥至宋陵前,陵使竭力抗争,允泽拔刀相逼,陵使无奈大哭而去。皇陵宝物被抢劫一空后,恶僧又把宋理宗的尸体倒挂,撬走口内所含夜明珠,沥取腹内的水银。

七日之后,杨琏真伽复取理宗头颅,截为饮器,实属罪大恶极。

陵中“马乌玉笔箱、铜凉拨锈管、交加白齿梳、香骨案、伏虎枕、穿云琴、金猫睛、鱼影琼扇柄”等稀世珍宝悉数被掠。

唐珏得知此消息后,尽出家资,招募乡里和江湖义士,拾诸帝遗骨葬于兰亭山,并将南宋故宫冬青树移植至兰亭山。此义风震动吴越,许多文人墨客为此赋诗作词,以感唐珏之义举:

故宫思见旧冬青,一塔如山塞涕零。

领访鱼影香骨案,更从何处哭哭灵。

南宋著名爱国志士、诗人谢翱亦作《冬青树引别玉潜》以感慰:

冬青树,山南陲,九日灵禽居上枝。

知君种年星在尾,根到九泉杂龙髓。

恒星昼霣夜不见,七度山南与鬼战。

愿君此心无所移,此树终有开花时。

“玉潜”为唐珏之字,因此,唐温如断不可能是唐代人,虽然他姓唐。之所以《题龙阳县青草湖》这首诗常被误认为是“唐诗”,是因为《全唐诗》确实在“无考类”收录过此诗,但《全唐诗》为清人所撰,笔误较多,需要仔细甄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史书中关于唐温如的记载很少,《题龙阳县青草湖》这首诗,最早出现在元人所撰的《大雅集》中,有注:

唐珙作,字温如,元末明初诗人。会稽山阴人。父珏,字玉潜。至元中与林景熙躬拾宋陵遗骨,别葬山中,植冬青为识。一夕,梦黄袍者数人,率一婴儿,状玉雪,指示曰:“以此报掩埋之德”。后得子,因名珙。珙豪于诗。

因唐温如一生未曾入仕,醉心于山水书画之间,所以史书对他的生平和诗作也少有录入。如今仅知唐温如遗诗8首,分别为:

兰、猫、禅、画、书,一醉,一梦,一浮生。

这首经典的《题龙阳青草湖》就是其中的“一醉”,到了元末明初,诗歌文化已经渐呈衰弱之势,包括科举荐官也不再重视诗歌,“四大名著”其三均在明代诞生,可见文化核心逐步发生了转移。

这些因素都是唐温如名声不显的主要原因。

下面我们再分别欣赏一下唐温如的其他7首诗。

《墨兰》:

瑶阶梦结翠宜男,误堕仙人紫玉簪。

鹤帐有春留不得,碧云扶影下湘南。

从诗中可见,唐温如很喜欢兰花,“宜男”指“宜男草”,为古代寓意生男的吉祥花卉,不料却误入仙人的紫玉簪中,这种对兰花的比喻很特别。

《猫》:牡丹架暖眠春昼,薄荷香浓醉晓晴。

爱猫的男士总是很温柔,可见唐温如也是个性情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澄碧堂》:玲珑凿开云雾窗,悟作虚空大圆镜。

听禅悟道,正是隐士所好,我们都在通过一扇窗子观世界,无论是心窗还是眼窗,可所见所闻未必真实,唯有心有玲珑者,方可见众生。

《题海岳后人烟峦晓景图》:须臾笔砚间,淋漓走元气。

“宋四家”米芾号“海岳外史”,他的书画皆为一绝,尤其是《蜀素帖》是“天下第八行书”,被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唐温如此诗为题米芾后人画作。

《赵文敏书洛神赋》:宓妃夜走天吴奔,骊龙腾骧老蛟舞。

赵文敏即赵孟頫(fǔ),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南宋末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他曾手书曹子建的《洛神赋》,而唐温如此诗就是称赞赵孟頫书法之作。

《韩左军马图卷》:太平此马惜遗弃,往往驽骀归天闲。

唐温如这一“梦”是现实之梦,却又极不现实,因为南宋已经灭亡,元朝的气数也将尽,但从诗中也能看出,唐温如隐世,却并非全然不问红尘。

《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摩娑故纸叹凋落,老眼昏花犹可认。

一生竟短,无以为叹,“醉八仙”早已成历史风烟,再不见李太白金陵台高歌,亦不见张旭笔走龙蛇,“醉素张颠”也好,“四明狂客”也罢,谪仙人回了天上,凡人尘土各归,我们的归宿亦是如此。

虽然唐温如仅有这8首诗留存下来,但在元、明时代可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