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秘曝】7月14日,据咨询公司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的最新报告,由于iPhone销量低于预期,苹果向三星采购的OLED显示屏数量未达此前约定,苹果不得不向三星一次性支付了9.5亿美元的“违约”费用。

这是苹果近年来首次因采购数码产品显示屏“未达标”,而不得不向屏幕供应商三星额外支出巨额费用。事实上,早在去年第二季度也曾发生过类似情况。当时苹果也是没有按照约定采购足额的OLED显示屏数量,遭到三星的罚款。不过,当时苹果以向三星Display提供额外订单,来产生利润抵消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这次苹果向三星交巨额罚款事件,更加说明了手机厂商没有完善的供应链,将极大的受限于人。也表明手机厂商“屏幕混用”的无奈,但却是商业逻辑上避免损失和受限于某个供应商的明智之举。

在这几年,社交媒体平台上总是看到某些网友拿“屏幕混用”,来批评华为某款机型混用屏幕,认为这是“公司文化有问题”。事实上,华为手机混用的屏幕,却是国产京东方屏和三星屏,两种屏幕并没有网友所说那样“差距甚大”,实际用起来的体验是“差距感知并不强”。

因此,笔者认为手机厂商选择不同的供货商可以理解,因为出货量比较大。但是“混用”要求厂商代工更加严格,毕竟是不同厂家的屏幕技术规格整合到某同款机型上,起码观感不能有明显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中国500强公司受到美国的制裁风险非常高。因此,手机厂商使用国产屏是在某种程度上想扶持国产供应商,完善促进国内供应链的“自给自足”,避免了像苹果公司那样被三星卡脖子,甚至是交巨额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