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心目中上一次 iPhone 大变,是哪台机型?

是 iPhone 14 Pro 上的「灵动岛」?是 iPhone 12 系列由曲变直?还是更早的 iPhone X 引领全面屏?

这个问题,每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答案,但或许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这几年的 iPhone,好像变化越来越小了,以前那种「两年一大变」、「三年一大变」的预测也不再准确。

iPhone 更新如同进入了《三体》中的「乱纪元」:三体人所在的恒星系统,因为三颗恒星的引力作用,其运动轨迹毫无规律性,导致三体人所在的行星季节、昼夜更替毫无规则,无法预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Phone 更新的脚步,越来越慢

掐指一算,iPhone 「两年一大变」的时代,在 iPhone 11,甚至说 iPhone 6 之后,就已经终结。

「两年一大变」其实就是在 iPhone 还有「s」系列的时代。数字系列一般会在外观上做点文章,而 s 系列集中在功能、处理器的升级。

比如说果粉心中的白月光 iPhone 4,外观第一次使用了经典的「三明治」设计,整机更加轻薄和时尚,当然当时的亮点都集中在了功能上,几乎对「智能手机」作出定义。而 iPhone 4s 作为第一款「s」,补全了 iPhone 4 短板,处理器单核变双核,还搭载了全新的 Siri 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iPhone 4(左)和 iPhone 4s(右)外观几乎没有区别

iPhone 5s 比较特别,相比较 iPhone 5,指纹解锁、64 位处理器等等更新明显更「划时代」,比其他的「s」更新要更重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iPhone 5s

而 iPhone 6s 在当年被诟病与 iPhone 6 差距不大,但处理器性能有不小跃升,让这款机型比 iPhone 6 多更新了 3 个系统版本,最终支持到了 iOS 15, 比肩 iPhone 7,成为一代「钉子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iPhone 6s

iPhone 6 (2014)后,iPhone 放缓了更新的步伐,进入「三年一大变」的时代。接下来的更新中,真正在形态上称得上大变的只有全面屏的 iPhone X(2017)和 iPhone 12 系列(20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2023 年本该发生大变的 iPhone 15 系列,成为了苹果这几年来最没有惊喜的 iPhone。

不过 iPhone 15 标准版对比上一代,虽然没有完全的「新东西」,至少也跟进了上一代 Pro 版才有的灵动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体现了 iPhone 更新的新规律:Pro 版上的更新,也许在第二年才下放标准版,拉开当年标准版和 Pro 版的差距,提振 Pro 版销量。

而根据今年的 iPhone 16 系列爆料,还在等一代「大更新」iPhone 的粉丝们可能又要失望了,iPhone 16 系列依旧是上一代的缝缝补补,最大的更新点可能只有传闻会加入的「拍照按键」,以及「bigger than bigger」,放大到 6.9 英寸的 Max 机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iPhone 16 上的「拍照按键」预想图

不过,iPhone 17 系列可能会增加一款比 Pro Max 更高端的「Slim」机型,取代现有的「Plus」产品线,传言会配备更小的「灵动岛」,更轻薄的机身,以及居中的后置摄像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根据目前传言制作的 iPhone 17 Slim 渲染图

如果传言为真,那么 iPhone 这个 「大更新」,时隔足足五年,堪称 iPhone 史上憋了最久的大招。

「大改」 iPhone 卖得好,但用着不一定好

大家都在心心念念 iPhone 何时大改,那么在 iPhone 更新的所谓「大年」,新产品真的卖得好吗?

数据显示,确实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数据来源:Statista

从销量数据图可以看出两个遥遥领先的「顶峰」:2015 年的 2.31 亿部,2021 年的 2.42 亿部,史上最高。在 2016-2020 这几年的「低谷」之中,2018 年也是一个小高峰,卖出了 2.17 亿台手机。

由于 iPhone 每年都在 9 月发布,一年的 iPhone 销量主力一般都是前一年的型号,所以 2015、2018、2021 三年的销量,主要分别来自 iPhone 6 系列,iPhone 8 系列和 iPhone X 以及 iPhone 12 系列。

把这三个系列摆在一起,可以发现这几款型号都大动了外观:iPhone 6 系列不仅屏幕更大,还采用弧形边缘;iPhone X 更是采用了全面屏幕+刘海的全新设计;iPhone 12 系列又重新采用方正的边框设计。

与设计大改一同到来的还有全新机型:「比大更大」的 iPhone 6 Plus,iPhone X 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型号,以及 iPhone 12 min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左:iPhone 12 mini,右 iPhone 12,图源:Mobile Syrup

因此也可以说,形态发生改变+新型号推出的组合拳,是苹果提销量的一大法宝。

毕竟,人都有那么点小小的虚荣心,想让别人一眼发现自己买了全新的 iPhone,无可厚非。

与之相对,如果模具没啥变动,产品也给人一种升级幅度不大的感觉。

不过 mini 和 Plus 系列惨淡的销量也说明,往产品线加上新型号不是一定就能有好的反响。这两款机型,mini 版定位低于标准版,硬伤不少;Plus 版卡在标准版和 Pro 版之间,比定位更尴尬的是定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Plus 系列的市场表现也没有比 mini 系列亮眼太多

而 iPhone 6 Plus 与 iPhone X 定位都是直接奔着最高级别去,还配备了同期 iPhone 中最大的屏幕。

苹果似乎也发现了这一规律,比起大改小改标准版,推出一款更高级别的 iPhone 更有助于刺激销量,于是传闻中的 iPhone 17 Slim,成为了定价将高于 iPhone 17 Pro Max 的型号。

但销量高的 iPhone,也不代表就是「好用」的 iPhone。

iPhone 6 和 6 Plus 搭载的 A8 处理器性能提升有限,1GB 的运存也捉襟见肘,加上更大的屏幕和更高的分辨率带来的负载更大,使得 iPhone 6 系列,特别是 iPhone 6 Plus 的使用体验并不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iPhone 6 还存在容易被折弯的问题,因此 iPhone 6s 也加强了坚固性,图源:Medium

而 iPhone 12 系列也因为 A14 Bionic 处理器在能耗、温度表现上的孱弱,加上 iPhone 第一次上 5G 不够成熟,导致新一代「火龙果」的诞生:手机续航尿崩,发热严重,这给第一代 mini 小小的身板带去了大大的 debuff。

而这两款机型的更新,iPhone 6s 系列和 iPhone 13系列,外观几乎没有变动,但是在其他配置,特别是处理器上都补全了上代的短板,虽然总体销量不如前代,但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口碑上取得完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国内网友调侃:「十三香」

这也体现了苹果的一贯更新策略:改了新形态,处理器和其他配置就先放在一旁,下一代外型没什么更新了,就好好优化内在。

这也应了这么一个说法:苹果产品别买新模具的首款。

更新进入乱纪元的背后,是行业创新已遇壁垒

外观大改的 iPhone 更受到欢迎,说明一个现象:比起「从有到优」,消费者更青睐「从有到无」的更新。

很好理解,因为大部分消费者都是「小白」。他们可能不懂摄像头支持几倍长焦、换了什么传感器能带来多大的提升,但是加一个摄像头就直接给人「不明觉厉」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iPhone 7 Plus,苹果首款双摄手机

只是,能让人一眼看出,又真正有意义的「变动」,已经不剩多少了。「灵动岛」或许还能通过创新的 UI 方式让人眼前一亮,但 iPhone 15 Pro的「操作按钮」,以及传言 iPhone 16 系列要推出的全新「拍照按键」,给人有点黔驴技穷的感觉。

实际上,不是只有苹果一家撞上了创新壁垒,整个行业都已经放缓了前进的步伐。

这也是为什么国产新机来来回回都在更新老几样。影像还有不少上升空间,那就使劲卷;屏幕素质已经大差不差,就开始卷护眼;性能基本都是高通台积电的 Soc,那就卷散热,卷调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5 月发布的 vivo X100 Ultra 就是很标准的「国产新机」

而像 18-19 年那样行业积极探索「升降式摄像头」,或者「超大曲率全面屏」的盛况可能短期内也不会再出现,因为能玩的创新,能上的更新,都已经玩个遍了。

目前看来,国内外的 Android 手机厂商都将「AI」作为突破口,三星、Pixel 都已经将 AI 深度整合手机,国内厂商也推出了不少 AI 驱动的功能,并打出「AI 手机」的名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年年都被诟病「失去创新」的苹果,可以说已经在以守成之君的姿态,每年例行更新一下手机。

并且苹果在一些方面的落后和保守,也让 iPhone 一直都有不少「上升空间」。比如说,在国产千元机都标配高刷屏的情况下,iPhone 标准版还是万年 60Hz;明明是 Type-C 接口制定者之一,直到去年才舍得抛弃落后的 Lightning 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iPhone 15 系列终于配备 Type-C 接口,坚持完成 Lightning「能用十年」的约定

这些小小的改动和创新无关,也不涉及太多技术难度,但是苹果就是要故意攒一堆槽点,再一代一代慢慢去解决。

苹果当然有任性和划水的底气,不管每一年的 iPhone 更新幅度多小,还是有着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买单,在全球市场也难觅对手,因为领先,所以一直领先。

所以说,苹果没必要,也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几年一大改 iPhone。比起如何打造一款惊艳的新 iPhone,苹果现在的策略是把好牌一张张拆开出,一代更新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iPhone 14 标准版更新幅度不大,被吐槽为「iPhone 13s」

传闻中明年的大更新 iPhone 17 Slim ,更像是苹果为应对 iPhone 15 系列销量不佳而好不容易被逼出来的一个「大招」。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最好还是要调整对 iPhone 更新的期待,以后可能不会再有 iPhone 更新「大小年」或者说几年一大更的规律,配置升级+小功能的更新会是常态,大更新会是意外之喜。

从乔布斯发布 iPhone 4 到现在已经过了 14 年,可以说智能手机这一代计算设备已经到了「20 年生命周期」的中后期,未来智能手机更新或许会和电脑一样,不会有形态上的大变革,也不会有太多「无到有」的变化,更新将更集中在配置和设计上。

或许比起一台创新的 iPhone,我们是时候去期待下一代计算设备何时到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Vision Pro 会是苹果的下一代计算设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