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些国家,人们在乘坐地铁时几乎都是沉默的。他们会有意避免打电话,或在必要时对着听筒小声交流,或者尽快结束通话。如果你也是这样做的,那么你就遵从了那条没有明说但却被严格遵守的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人强迫你保持安静,但是你周围的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做,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地铁出行的标准规则。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不难猜出,为了不显得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我们会选择“随大流”。

我们都听说过服从,但人们经常把它和顺从混淆,并把它们互换使用。然而,这两者实际上是截然不同的。当一个人听话的时候,他是在听别人的命令,并且按照命令去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在监狱里,监狱长命令囚犯们把手放在背后排成一行,他们就会服从他的命令。如果监狱长不在,他们就会成群结队地走,边走边聊,但一旦下达了命令,他们就会照做,否则就要承担后果。这并不是一个未言明的规则,对他们也没有任何好处,但由于命令是由权威人士发出的,他们就得遵从。

像这样的规则就需要服从,而不仅仅是顺从。然而,当一个人遵守社会规范时,并不会受到外界的压力。人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的内在动机和行为方式都和其他人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罗门·阿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著名的研究者,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观察从众心理是如何起作用的。他在一张纸的一侧画了一条线,我们称它为目标线X,在另一边有三个选项——三条不同长度的线,分别命名为为A 、B、C,参与者需要选出一条与目标线相同长度的直线。

每一组有5-7个人聚在一起,但是5个人中有4人是“卧底”,只有1个人是真正的参与者。这些“卧底”事先被告知要选择什么答案,从而测试如果“卧底”的答案是错误的,那个真正的参与者是否会改变自己的答案,一般要求他最后一个说出自己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希的研究报告显示,76%的参与者至少同意了一次小组内的错误回答。也就是说,他们至少有37%的时候犯了这个错误,相比之下,当他们单独回答的时候,只有5%的时候犯错。

不过,有25%的参与者从来没有听从过小组的建议,不管他们是对是错。还有一些参与者每次都认同了小组内其他人的答案,他们在实验结束后说,他们觉得自己是错的,而其他人是正确的。

由此可见,从众并不是一种幻觉,而是一个人们经常遵循的,非常真实的概念。阿希的研究在不同国家被重复了很多次,每一次都有类似的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就,我们不相信自己。就像其中一名参与者报告的那样,当大家都异口同声的时候,通常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可能错了。这会增加我们的自我怀疑和压力,使我们偏向于“随大流”。

虽然会被认为没有个性,但是总有你不知道的事,有时候,存在这些潜在的规则是非常有益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在某些情况下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心理脚本。大脑很容易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行事,而不是花时间去做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在上班打卡时排队等候,没有人明确告诉我们要这样做,但大多数人天生就有这样的规则,无论如何也要排队。因此,遵守这一规则可以带来和谐,避免不必要的争吵。

人们随大流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营造在别人面前的良好形象。所有的人都是通过社会联系而繁荣起来的,因此我们都渴望被周围的人所接受。通过顺从,我们更容易感到被群体所接受,从而增加我们成为群体一员的机会,或者给别人一个好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更有可能抵制这种做法,固执地认为我们不会随大流。除了一些勇敢的人会坚持自己的内心以外,更为常见的是,人们对从众那种似乎与生俱来的倾向。我们穿和别人相似的衣服,吃自己文化欣赏的食物,听和朋友播放列表相似的音乐。

所以,虽然我们不愿意相信自己会随大流,但我们已经通过“紧跟潮流”来让自己看起来更时髦、更“与时俱进”。那些没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会被赋予一些负面的含义,比如“土包子”、“原始人”、“low”以及其他嘲弄的词汇。许多人都讨厌被贴上一些负面的标签,所以他们倾向于遵守规则,跟随趋势,不管这种趋势是有益的还是自己真心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