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邀回答。赊刀人应该在历史上出现过,我本家三爷爷曾经做此行,但不是神秘组织,他们只是师承关系。主要活跃在乡村。以下是他活着的时候给我介绍过,他怎么靠赊刀养家的,以下信息仅供大家娱乐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拜师要交三年口粮钱,三年之后才能出去自己发展。首先要跟师父学行话,这入行的第一条件。行话也就是黑话或者春点。俗语讲,能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句春。可见春点的重要性。比如赊刀人,管刀,叫“青子”,镰刀叫“弯青子”,菜刀叫“素青子”,肉刀叫“二青子”,剪刀叫“叉青子”等。把人叫“果”,男人是“把果”,女人是“食果”,老人叫“苍果”等。管钱叫“点”。春点很多不再一一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去做呢,一般先查去赊后收。什么意思呢,就要到一个远的地方去赊刀,应该先去调查一下,有没有同行去过,当地人的消费物品怎么样,主要以什么刀为主,还有当地人收入怎么样。要做到心中有数,只要同行在村里赊过刀,就不能再去了,要避开。查的人与赊的人不能同一个人。赊完刀后等明年收帐时,某样物品真到了自己说的那个价格,最后再去收帐,不然就不再露面。

还要跟师父学习学《麻衣神相》《六爻神卦》等书。以后收刀帐时,为人看卦解灾挣大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把这个村的信息收拾的差不多了,赊刀人再去村里赊刀,他们不吆喝,不唱,不说话,一般在地上写字,要学会反写字。所谓反写字,人蹲在这儿写的字要朝外看。这样为了粘人。等人围了差不多了,就会有人问这刀怎么卖的,赊刀人要惜字如金。就回答到一个字,赊。怎么赊的这个菜刀。十五。问的人叫道,这么贵。因为当地的菜刀才七八元一把。赊刀人沉默不理。问的人肯定会继续不停的问,你这刀是金做的还是银做那么贵。赊刀开始念叨着几句话,今年苹果一块五,明年最低五块五,如果不到五块五,此刀不再属于我。好。问的人一听,这个风险等于让赊刀背了。那什么时候来收刀钱。赊刀人继续答到,麦子黄黄来问主,或者,秋后丰收来问主。一般就这两个时间收帐。为什么呢,这时间段农忙时家里都有人。如果有人愿意赊刀,赊刀人就会说,刀有灵,人有善,不付钱,刀来断。啥意思,是说,等明年咱们约定好的事,我来了你到时再不付钱,那么你就会有刀祸之灾。为明年收帐画了圈。然后在赊刀人的本子写下名字即可把刀拿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三爷爷说,做这一行,平时一定要注意收集信息,国家大事,当地的大事,外面发生的事,他们这些赊刀人会固定在某个时间用春点传达交流信息,同时天气人文地理都要懂一些。比如,那一年,他听同行传来,苍山春旱严重,蒜苗全都死了。苍山蒜我们附近最有名了。他还了解到苍山蒜主销济南北京等地。立马背着“弯青子”往北去了。第二年蒜的价格奇高。他自己说“点”捞海了。赊刀人挣钱主要靠过去信息的不对等,再加上物品流通环节不顺畅等客观原因,加上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对未来的一种赌注。为什么现代社会消失呢,因为现代社会的消息已经公开,各种物品价格都在政府管控之内,商品流通又是如此的顺畅,那么当老百姓都有自己的预判力,赊刀再去对赌,赢的机率就低了,把控的风险就非常大了。所以这个行业逐渐消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了一下,与现代的炒股做生意相类似,都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等挣钱的,谁能先得到信息,谁就赢得先机,自己做出预判,买或卖对赌一下就能挣钱。

要说到神秘,可能赊刀人之间的交流时都用春点,或者他们提前预判的某种事物真的兑现,让人们对赊刀人感觉与普通人不一样。我三爷爷临死前曾经说到,以后农村地没有人种,村子都会空,猪会飞上天。这些话真成现实了。

以上,都是我的听闻供大家品析,不知是不是你们说的那种组织神秘的赊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