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破潼关,很快攻入长安,唐玄宗李隆基狼狈逃往四川,一个叫王维的官吏想跟着玄宗皇帝逃难,还没坐上马车呢,就被叛兵逮住!
哈哈,王维王摩诘,看你往哪儿跑?
安禄山听闻王维被抓,喜出望外,这信息对他来讲,真的太好了!
王维虽然不是唐廷重量级官员,但他是大才子啊,少年成名,大唐曾经的状元郎,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名满天下。
安禄山把王维当成宝贝,立即安排王维在新政府做官,吾不杀汝,但汝得为我卖力。
是年,王维55岁,先前他一直泡在甜水里,所写诗文,闲适飘逸,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成为达官贵人、公子王孙眼里的美文,吃饱喝足了,王维这样的闲适诗,适当看看,调节情绪,挺不错的。
王维一看这架势,如果不担任伪燕朝廷的官,脖子上面的东西,应该不复存在,那就吟不成诗写不成文了。
安禄山带着一帮亲信,在宫中凝碧池一边喝酒,一边听音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轮到一个叫雷海青的乐工演奏,雷海青把乐器往地上一摔,伏在地上,对着玄宗入蜀的方向大哭!
安禄山大怒,你这不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吗,拉出去,砍头!
此时王维在干什么?
吃泻药装病,吃药太多,几乎成了哑巴。
你安禄山想让我当官,我不认可伪燕,所以这样自残!
这还不算,王维还写了一首唤作《凝碧池》的诗。寄托思念故国之情。
万户伤心生野烟,
百官何日更朝天。
秋槐落叶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
王维我尽管做了俘虏,但没忘记唐廷。
安禄山有没有看到《凝碧池》,史料没记载,但这首诗,后来被回到长安的唐肃宗李亨看到了,加上王维胞弟王缙的说情,王维才没有被治罪。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王维逃过一劫,得到重点提拔,担任了尚书右丞,相当于宰相助理,襄助军国大事,这是王维生平最高的官阶,故有"王右丞"之说。
诗传画意王摩诘,王维的诗,有着山水画一样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历了凤凰涅槃的王维,对功名看得很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京城郊外的辋川别墅里,王维用笔写下了周围的风景,终南山好美啊。观蓝天白云、清溪乱石,听鸟儿争鸣、树叶低语,那是真正的幸福。
汉语的"幸福",是一个难以把握的模糊概念。幸福自然是个体的感受,没有衡量幸福的统一标准。从古至今,无数名人思考过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出一个为大多数人认同的答案。
实际上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哲学流派的产生,都源于对幸福的不同理解和求索。"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儒者眼里的幸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自由自在,天地任逍遥,这是道家的幸福;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佛家的幸福;富贵发达,美酒佳肴,这是凡人的幸福;摒弃功名,"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这是王维式的幸福,属罕见的清家。像李白孟浩然、谢灵运、孙膑、袁枚、陶渊明、苏轼等有隐逸思想的人,均和王维一样,属于清家,介于儒释道之间。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清静自在,好生快活!

晚年的王维,早已没有了年轻时那种"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的豪情,代之于"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的自然清雅,此间乐,不思蜀也!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过感化寺》)与内心对话,与天地同流,与万物归一,解脱没有了意义。拈花微笑的空灵境界,那是禅的至高境界,而在王维的诗中,连这微笑也忘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维的自甘寂寞,宣告了大唐走向衰败!
他九岁能文,天才少年,名动京城,曾得到玉真公主的欣赏,定为状元郎!后遭小人排挤,仕途坎坷,让王维深切体会到唐廷的腐朽没落。
一介文人,无力拯救摇摇欲坠的大唐,惟有以酒浇愁,写遣兴文字。这是时代的悲哀,亦是王维的悲哀。
王维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很快从失意里出了出来,倾心创作,用他"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诗风,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这是王维对中国古代文学最大的贡献,他最大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