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歌

康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而雍正皇帝却往往被世人所忽略,他在这一盛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雍正皇帝也是清朝所有皇帝中,最为勤勉和勤俭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办成了很多件大事。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简直是个工作狂,常常是工作到深夜,甚至病重时都还在工作。而且雍正还是一个极为勤俭的皇帝,这在清宫史料中都是有所记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这一措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并且雍正还大力整顿财政,实行火耗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

火耗归公”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至少对于清朝的统治来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雍正王朝》中,实行火耗归公的措施,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因此遭到了自上而下各级官员的集体抵制,但是雍正还是顶住了强大压力,把火耗归公这件事给办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耗”制度起于明万历年间,原来是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张居正后来实行“一条鞭法”,就把百姓碎银熔化成银锭上交国库,但是在熔化时就会有一些损耗,因此在征税时就会加征一部分,而多加征的部分,又不上交国库,流入了各级官员的口袋。

这下看清楚了,“火耗”制度无形中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却养肥了各级官员。明万历的“火耗”制度后来被清朝沿用了下来,这一制度加重百姓重担,所以自然就引起了百姓的诸多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康熙皇帝时期,有很多大臣就上书,希望把“火耗”制度规范化征收和合理使用,但是康熙不愿意加征税收,就把这件事搁置了下来。其实当时康熙是看到了改变“火耗”的难处,这无形是触动了众多官员的福利。加上伴随康熙年龄越来越大,实在是很难推动“火耗归公”这一措施了,也就只能留给后世之君了。

雍正即位后,为了整顿财政,正式将“火耗归公”提上了日程,但是这一措施遭到了很多地方官吏的反对,毕竟火耗的福利对于各级官员来说,是一笔很重要的收入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耗的这笔收入为何如此重要?因为这是合法合规,还合理地收取百姓的税收,多出来的又不用上交国库,这就很容易滋生贪腐。事实也的确如此,清朝很多官员都是靠火耗这项收益,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加上清朝官员的俸禄其实不高,当官做到一二品的官员,到手的俸银不过180两、禄米180斛,七品知县年俸仅45两。州县官员不能借以维持生活。于是有所谓“火耗”。火耗又称“耗羡”、“羡余”是正税之外无定例可循的附加税,也是默许州县官在收税时加征银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即位之后,整个大清国库只有六百万两,这意味着清朝的财政是濒临崩溃的。国库不充实,一旦发生天灾人祸,朝廷拿不出钱来,爆发民变是很容易的。

因此雍正为了充实国库,想了一下,在不加重百姓负担情况下,他决定将“火耗归公”,这一项措施为康乾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火耗是上交国库了,但还是要考虑官员的生活,还从国库中抽出一部分作为养廉银,拨发给各级官员。

虽然雍正的措施很快解决了清朝国库问题,但是清朝很多官员还是依旧贪腐,所以说“火耗归公”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官员贪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