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防御纵深较小,兵力兵器密度不足,苏军无法有效对抗德军优势攻击

从莫斯科会战开始到斯大林格勒战役防御阶段,苏军防御战术地幅内的工事构筑发生了很大变化。单个的步兵掩体开始以堑壕沿正面加以连接,各堑壕与纵深则用交通壕连接。这种作法先是在连防御地域内采用,后来逐步扩大到营防御地域。这样就使德军难以发现苏军防御的结合部和翼侧,同时加强了防空、防炮能力和保障了兵力的自由机动。但是在莫斯科会战期间仍有一些部队只挖掘步兵掩体,而没有构筑堑壕和交通壕。部分原因是时间紧迫,来不及构筑,但同时也受到部分指挥员对战争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不够的影响。到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步兵团和师的第二梯队开始在防御纵深内构筑营防御地域,这就增加了纵深防御的稳定性。步兵掩体均用堑壕加以连接。工程障碍物开始在广泛的范围内运用,地雷爆炸性障碍物的数量和密度也进一步提高。布雷密度达到每千米防御正面250个防坦克雷和540个防步兵雷。但后来的战争实践表明,这个密度仍然不能保障稳定的防御,对坦克防御尤嫌不足。
这一时期,苏军防御中的对坦克防御开始广泛采用防坦克支撑点和防坦克地域。防坦克支撑点和防坦克地域构筑在受德军坦克威胁较大的方向上。防坦克支撑点通常由步兵连构筑并占领,一般拥有6-12个反坦克武器单位(包括火炮、坦克和反坦克枪)。数个防坦克支撑点组成营的防坦克枢纽部。防坦克地域则由步兵团、师、军和集团军建立,设置在最重要的受坦克威胁较大方向上的各个防御阵地之间。防坦克地域从含数个反坦克歼击炮兵连(或加农炮)到含1个团乃至1个旅不等,有时还含有坦克、机枪分队、喷火器分队和工兵分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军在城市街道作战
防坦克地域的设置,以莫斯科会战防御阶段西方面军第16集团军在沃洛科拉姆斯克的对坦克防御较为典型。但是直到战争第一阶段结束前, 由于兵力、兵器不足,苏军始终未能解决反坦克兵器密度低这一问题。在莫斯科会战时,每个防坦克支撑点内只有各种口径的火炮2-4门。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在营防御地域内也只有1-2个炮兵连和部分反坦克枪,反坦克武器密度为每千米正面4门反坦克炮和17支反坦克枪。1941年末,组织和使用了反坦克炮兵预备队,但由于协同动作不好和兵力数量、兵器性能有限,反坦克作战不够有力。只是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才发挥了较大作用。在这一时期,快速工程预备队(快速障碍设置队)也开始出现。
在莫斯科会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坦克旅或坦克军的使用方法是:对德军进攻集团实施反冲击;扼守个别地区;进行后卫战斗;编人防坦克支撑点或防坦克地域;有时也用来建立快速反坦克预备队。但在使用中经常出现失误,比如与其它兵种协同动作组织得不好,指挥经常中断,行动互不联系等。1942年10月16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在第325号特别命令中总结了坦克兵的使用经验。指出在防御战役中,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应作为由纵深实施反突击的强大手段加以利用。苏联人所祟尚的“进攻精神”,在防御中主要表现在反突击上(反突击的主要参加者之一就是坦克部队)。这使得苏军的防御具有了相当的主动性,而不是一味的消极防御。尽管在战争初期的多数反突击都组织得不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反突击在打乱德军进攻节奏和消耗其有生力量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不能因为反突击大多失败就简单否定其积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在莫斯科的1个对空勤务哨所

斯大林格勒战役有一个苏德战争中其它防御战役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进行了长时间的市区巷战。巷战中的防御战斗也是苏军防御的一个组成部分。至苏军大反攻前,巷战已持续了2个月零5天,这在苏德战争中是绝无仅有的。巷战的特点是部队被分割,以小部队行动为主。苏军利用砖石建筑物,建立环形防御的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地下室、下水道也被用来进行防御。在扼守大型建筑物时,每一层和每个楼梯间都配置火力,尽量消灭死角。苏军挖掘了绵亘的堑壕和交通壕,提高了防御能力和从纵深向前的机动能力。为减少德军空炮火力杀伤,苏军在设防的建筑物周围都构筑有掩壕,以便在德军火力突击时进行掩蔽。苏军以大型建筑物为基础的防御支撑点向纵深梯次配置。在各支撑点接近地上设置有防步兵和防坦克障碍,并有反坦克手进行设伏。各支撑点防守兵力不等,由加强反坦克枪、火炮和迫击炮的1个班到1个连组成。在市内战斗中,师、团炮兵都编入强击群,进行直瞄射击。集团军炮兵用来实施炮击反准备,破坏德军进攻并杀伤其突击力量。工兵用来在各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周围设置障碍和埋设地雷,在反冲击时则用来开辟道路和爆破敌人工事。坦克也分为小群用来加强防守支撑点的守军,部分坦克特别是被打坏的坦克,则用来加强固定火力点。苏军在市内巷战中充分利用了对地形的熟悉和防御战的其他一切有利条件,同时利用巷战减弱了德军装甲机动战和其单兵素质的优势,从而将德军突击集团牵制在斯大林格勒市内2个多月之久,极大的消耗了其战斗力,为大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2年11月德军在红十月工厂使用G.W.34型81毫米迫击炮向苏军射击
综观战争第一阶段的苏军防御作战,苏军还未具备建立稳固防御的条件和能力,结果遭受了巨大损失。苏军防御的主要缺陷是防御战术地幅内只有一道防御阵地。德军将自己大部分炮兵火力,航空兵突击和坦克部队集中到苏军一个或两个邻近的营防御地域。遭到压制后,苏军步兵师的防线就出现了缺口。由于后面没有二梯队阵地,兵力很弱的预备队又无力封堵缺口,德军部队利用这个缺口可以顺利地向两翼或一翼卷击。扩大突破口后,就可以向纵深发展进攻。所以,这一时期的苏军防御战多以失败告终。但是,苏军通过绝大多数都失利的防御战迟滞了德军进攻速度,争取了时间。而时间对于苏军而言就意味着力量。应当客观地看到,苏军经历了这么多失败的防御战,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对防御战术加以改进,其指挥员的素质也不断提高。而德军进攻的战法一直没有大的改进。比如斯大林格勒战役防御阶段,德军虽然顺利突破了苏军防线,但没能围歼苏军重兵集团,结果屯兵于斯大林格勒坚城之下遭致失败。照此发展下去,苏军的防御迟早会坚固到德军“啃不动”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3年2月4日第62集团军官兵庆祝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集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