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账号【我是胡同】原创内容,独家发布在网易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大家都知道京剧可以称得上“国剧”,且都知道“徽班进京”对于京剧的重要性。但你是否可知,推动京剧成为“国剧”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物特别重要,那就是“戏迷”慈禧太后。

如今在颐和园边有一片隐秘的四合院,就承载了这段历史。这片四合院的功能,有人称之为清代的“广电总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升平署内景)

由于这里并不对外开放,“我是胡同”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得以进入拍照参观。今天就来给大家聊一聊这个“广电总局”是怎么回事。

追溯升平署

我说的这片隐秘的四合院,叫做“升平署”,或者说全了,它应该叫做“颐和园升平署”,因为它本身也是颐和园的一部分。只不过,它并不在本园内,而是在东墙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升平署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升平署门口的匾额,上写“升平颐和”)

要说升平署,就要先从古代宫廷戏曲的管理机制说起。旧时有专门机构负责庆典及迎接贵宾演奏乐曲事务,唐代为教坊,明代改称教坊司。明代教坊司同时拥有众多乐师和女乐(官妓)。清代顺治废除女乐,改为太监演奏,再后来又废除教坊司,康熙年间开始设立南府,功能相似。道光时期,南府改为升平署。

升平署是清朝的“文娱”部门,既要管理戏曲,又要创作剧本、修编剧本,还要培训演员,安排演出,所以被称作清代的“广电总局”。

那升平署为何要建在颐和园边上呢?这就是为了满足“戏迷”慈禧太后的需求。不过,慈禧听戏一定是要在颐和园内的,比如德和园的大戏台,并不会去升平署。所以,升平署并不是舞台,而是侧重于修编剧本、排练剧目,所以一些名角会被请过来在这里反复排练,或因有演出任务而临时住在此处,待到演出时就要进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戏迷兼编剧慈禧。来自网络)

慈禧这个“戏迷”可不是一般的“戏迷”,不是说她身份特殊,而是她“入戏太深”,住在颐和园期间几乎天天必看,甚至一时兴起就穿起了戏装,身边大臣曾有人斗胆奏折劝阻,但慈禧根本不听。

而且,慈禧还成了专业的编剧。原来的宫廷大戏都是昆曲剧目,但慈禧不感兴趣,却极为喜爱皮黄(即京剧的前身),据《升平署档案》,她曾亲自要求将昆腔剧目《青石山》改成了皮黄腔,并自感效果良好,从此激发了她的创作欲望,甚至利用晚上时间改编更多昆曲,竟然成了一个挑灯夜战的“加班狗”。据说后来人们听到的一些京剧比如杨家将故事,很多其实都是出自慈禧亲自修订的改编本。

作为一个“资深专家”,慈禧在听戏时还会动不动提出她的想法,比如要求改词、改动作,这都是常有的事。“不准大岔档,站住小八字”“春喜奉旨,再唱升帐高山之戏,添开门刀,多派龙套”……这些都是慈禧的亲令,而这些旨意当然就由升平署揣摩主子意图来执行。

要知道,作为太后,亲自去做这些小事情,该有多稀罕,说明她真是陶醉其中。更何况,那时候正是内忧外患交加之时,八国联军马上就打过来了,她还能有心思去改编剧本,可见有多“执着”了。

京剧兴起

由于上述慈禧的推崇,京剧渐渐受到更多重视和发展。

咸丰十年(1861年),京剧始入宫廷演出。当年五月初六起至月末,分由三庆班、四喜班、双奎班及外班(京剧班)演出。光绪九年(1883年),慈禧五旬寿日时,曾挑选张淇林、杨隆寿、鲍福山、彩福禄、严福喜等18人入宫当差,不仅演唱,且当京剧教习,向太监们传授技艺。由于慈禧嗜好京剧,加之京剧名家频繁在宫中献艺,声势日强。

而这一切,剧目的修编和排练,主要都在升平署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升平署内展示的戏曲文化)

正是由此,受到宫廷的欣赏、支持和倡导,京剧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定型,最终成为行当齐全、技艺全面、雅俗共赏的剧种,并从此取代昆曲,成为“国剧”,颐和园升平署可以说是京剧发展历程中推波助澜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不过,即便慈禧再着迷,最终还是经不住内忧外患的侵扰。尤其是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逃离北京后,升平署跟颐和园一样遭到劫掠,据记载被抢走装有衣靠盔杂、切末行头的六十三只箱子和二十三挑圆笼,损失甚巨。

尾声

宣统三年,升平署被取消,宣告了历史的终结。

1942年,又被日伪当局所办的“建设总署土木工程专科学校”占用。今天的升平署早已修复,重拾当年园林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升平署内景)

(除特殊标注外,本文图片均为作者原创拍摄。更多老北京精彩故事,欢迎持续关注“我是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