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广网、21世纪经济报道等多家业内知名媒体记者在对美团医美等平台进行调查后发现,本该承担机构合规性审查职能的平台方,却在私下里偷偷“放水”,甚至想方设法规避监管。

今年7月7日,上海市卫健委监督所公开了多个医疗美容警示案例,强调了“溶脂针”不是合法的医美项目。然而,在美团平台上,搜索“溶脂针”,就能看到相关的产品介绍和提供产品的商家名单,还有大量的求美者的经验分享。有的美团机构甚至打出“透明一口价,无套路”的广告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显示,溶脂针主要成分为磷脂酰胆碱。以磷脂酰胆碱为主要成分的注射剂在德国、俄罗斯等地已获得注册许可,但只限于治疗脂肪双赛、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适应症,在医美领域并未得到许可。但在美团医美平台上,溶脂针的项目百科中提到“溶脂针是目前非手术局部减肥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在项目缺点中,美团也指出,“溶脂针尚未获批,脂肪分解后细胞残留物在代谢过程中会影响机体正常的循环系统,风险较大”。产品安全性前后表述自相矛盾,这种迷惑行为让许多消费者费解。

在“违禁”边缘试探的美团医美机构,显然不可能不知道监管机构的规定,但他们心照不宣地都采取了违规行为。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称呼——美团机构,可能没有相关执照,以“生活美容”之名行“医疗美容”之实。近日,就有在美团平台上购买光子嫩肤产品的消费者投诉医美机构,自己完全按照医生的要求敷面膜,但是没有任何变化。结果商家解释,皮肤项目三分治疗七分保养,言语之中推脱自身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消费者来说,医美服务的价格昂贵、专业性强,因此消费者无法容忍医美机构收着极高的费用,却拿出无效果、收效甚微,甚至是有损容颜的黑针剂、黑产品。从根本上看,医疗美容属于医疗行业,入驻平台的签约商家是否有资质,是否有符合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是否有合理的医护配置,都与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密切相关。对于美团来说,如果真的想在医美行业长久地做下去,就严把平台商家准入关、审核关、监督关,而不是放任不管地任由商家坑害消费者。

中国医美行业在通过不断发展,为求美者提供更多变美可能的同时,也经历了无序的快速粗放增长。如今,一些平台正处于这一阶段,平台上追逐暴力的黑机构不仅侵犯了消费者权利,也损害了平台声誉。在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之间做选择,孰轻孰重,相信大平台心中应当有一把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