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金鸡奖规则中的一则规定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即由表演者“本人配音”的电影表演才可以参与演技奖的评选。

尽管中国演员的表演观念中,一直注重角色塑造的“完整性”(形体+表情+声音等),但对于观众而言,很多时候是只记得台前的面孔,而忽略掉贡献精彩台词的配音人。

为什么参与角色创作的台前演员,受到观众的瞩目程度,远远大于角色的配音者?这自然是与人类的生理特征相关。

视觉,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感官方式,其获取信息量远大于听觉(80%以上的外界信息是经视觉获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如此,奉献了“声音表演”的幕后配音者,对角色的功劳是无法抹去的。

《西游记》中,李扬与李世宏的配音,生动传神、虎虎生威的语气,成了观众记忆中最难忘的声音,与六小龄童的表演分别在听觉、视觉两个层次共同完成了观众熟悉的那个“完整的”孙悟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白娘子传奇》中,张主蕙的配音,甜糯温柔,与赵雅芝端庄的形体、娇媚的面容,一起构成了观众对“白素贞”传说以及西湖人文的“文化想象”。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配音也传递出了原著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与邓婕张弛有度的表演,相得益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以外,还有哪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角色,不是演员“本人配音”,幕后由其他人配音完成的呢?比如:《还珠格格》苏有朋饰演的五阿哥永琪,《武则天》中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均由其他演员配音。

很多时候,随着拍摄条件(是否为“同期声”、是否有演员本人参与配音的必要性等)、角色属性要求的变化,也会出现不同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张国荣为例,《阿飞正传》的旭仔则是自己的声音,而《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京片子”效果)则由杨立新配音。此种情况下,演员的创作态度是严谨的,“非本人配音”不是演员本人的责任,而是剧组为了综合效果的精益求精而选择的“舍弃”。

早期的拍摄条件较为落后,加之对演员声音的系统训练上有所欠缺。

香港电影以商业利益为首位,明星参与拍摄,配音人员完成后期配音的情况颇为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80年代香港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里,非演员本人配音而最终得奖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与演员创作态度无关,只是一个尚不先进的工业水平内的一种“习惯问题”。例如,表演出神入化如梅艳芳,在《胭脂扣》中也是采用配音(插曲《胭脂扣》与开头的唱段《客途秋恨》是本人声音)。

随着录音技术的成熟,我们看到的90年代后的重量级香港电影中,类似情况就少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电影金鸡奖,从设立之初,对是否“本人配音”卡的就一直很紧。《风雨故园》的赵奎娥,因为“配音事件”,最终的最佳女配角落到了《过年》中饰演大儿媳的丁嘉丽(片里的大儿子是六小龄童本人声音)。

“本人配音”,是否意味着不说“普通话”就无缘金鸡奖?

这也未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用所有人都听得懂、听得清的尽可能标准的普通话作为台词语言,是一种普遍共识。

但很多时候在表演创作中,个性化的台词念白方式、略带特色的口音习惯,也会起到画龙点睛、丰富角色的作用。

例如,观众联想到《秋菊打官司》中巩俐那句经典的“讨个说法”,一定会是陕西话;《股疯》中潘虹的上海话表演效果远远好于普通话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演员台词的好与坏,或许取决于先天条件、是否受过系统的声音训练。

但“自己配音”更关乎于一个完整的表演思维,不光是外在形体和表情上的。什么样的说话方式、言语习惯、口音特征,是属于角色的呢?这当然是表演者应该考虑在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