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一些餐饮,时兴将一种动物,从头吃到尾,从内吃到外。越是内脏器官,越是显示烹饪的水准。

我在的地域,对于一些牛、羊的头、蹄、肝、肚、肺等,统称为下水。其中,这肝较难料理,肝煮太老犹如嚼蜡,太轻又不熟。小时候我老娘,逼着让我吃煮羊肝,说是对眼睛好,最后我还是带上了眼镜,眼镜片度数185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先市场,卖羊下水比较多,也很便宜,就是收拾起来比较费时。现在卖生下水的地方比较少,需要去特定的市场。普通的便民市场一般都是将下水煮熟晾凉售卖,至于“肝”的部位,口感老是必须的,就算火候恰好,回去再二次烹饪,又让肝老一遍。

说起“老”这个词,想到老饭馆有段时间,将羊肝当冷盘出售,有时一盘中的羊肝,不是当天货,都有些风干的感觉,少了水分,倒一些醋,反而成为我记忆中,羊肝冷盘的风味。在没上大学前,在饭馆吃到的熘肝尖,都是用煮熟的肝来炒,后期才知道我吃到的都是假熘肝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呼、包两地,我想吃今天话题的主角“网友包羊肝”,只能找蒙亨的李总。他是我在前一段时间结识的老大哥,人爱厨房,手上有工夫。他出品的一道“网油包羊肝”(餐单中为网油烤羊肝)是我很喜欢的一道菜。我还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这道菜是中年油腻大叔必点。

关于网油包羊肝,我见过有不同的做法,曾在一部纪录片里,见一篝火,人们把羊肝切鸡蛋大小,外面包上网油,在明火中烧烤。网油在火焰的催熟下,发出“滋滋”的声音,让人直咽口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还读过一本关于蒙餐的书籍,其中描述了网油包羊肝的做法:将羊肝切小块,用葱、姜、盐等调味,羊网油展开铺平,倒入调好味的羊肝包裹,烤熟。图片中的网油包羊肝摆在一个盘中,类似一张饼的形状。

李总出品的网油包羊肝更精细一些,用网油将羊肝包裹成肠型,出品时置于铁盘内,并切小段,上桌后,羊油的香气咄咄逼人,铁盘温度很高,心急也不要去触碰,我就被烫过,心急不光吃不了热豆腐,也吃不到网油包羊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在场的人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迫不及待的下筷享味,另一种是看着此物,内心挣扎。

懂得享味的人,会趁热将这油润的“网油包羊肝”送入口中,感受肝的火候与网油炙烤后独特的香气,如再添一碗米饭,便得以人生幸福。再看内心挣扎的人,下一筷小口品味,喊着香,香,香……你也不知道他们说的话是真是假,吃香还如此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油包羊肝”在老的蒙餐书籍中有些记载,至于原貌如何,我也不是很清晰,后期会尽力,深度挖掘一些内蒙古餐饮的美食文化,相信一个地域的餐饮发展,还需要有根,有蒙餐风味,也有地方风味,不排斥融合,也不失本色。

我是骞味,懂媒体,懂美食,懂餐饮。有多懂?略懂,略懂,略懂……

对了,吃“网油包羊肝”试试一口一块,闭合口腔,让香气充盈的感觉,做世上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