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音韵学是清代朴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音学研究又分为“考古”与“审音”两派,“审音”一派几乎为徽州学者所独揽。其原因一是徽州地域风土的特殊性及方言俗语的多样性;二是徽州学者既擅长古音考证,又精通等韵和今音,好学深思,善于创新。徽州学者创立的“审音派”,是清代音韵学研究领域具有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已具备近现代语言学思想的端倪。其中,江有诰是这个音韵学家群体中的佼佼者,其大量著作中虽未明确提出历史语言学理论,但其关于历史语言学的光辉思想,散见于大量的材料和实证之间。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江有诰的生平和学术贡献。
江有诰 字晋三,号古愚,安徽歙县人。他自幼天资聪颖,二十二岁的时候就称为博士弟子,但他的志趣不在科举,而是对音韵学有特殊的爱好。他有机会读到顾炎武的《音学五书》和江永的《古韵标准》二书,喜欢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他认为江永的著作能弥补顾炎武的不足之处。在江永观点的基础上又将江氏十三部细分为为二十一,与戴震、孔广森的观点多暗合。他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寄给段玉裁审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段玉裁看后,十分赞赏,说:“余与顾氏、孔氏皆一於考古,江氏、戴氏则兼以审音。晋三於前人之说择善而从,无所偏徇,又精於呼等字母,不惟古音大明,亦使今韵分为二百六部者得其剖析之故,韵学於是大备矣。”
江有诰著有《诗经韵读》、《老子韵读》、《群经韵读》、《入声表》、《唐韵再正》等十部著作,总名为江氏音学十书,王念孙父子都佩服他的精到。
其中,《诗经韵读》是江氏研究上古音的核心著作,其中包含着江氏诸多古音学理论。后世学者以《诗经韵读》体例为依据,采用内部互证法,对江氏《诗经韵读》进行校勘, 并采用统计法,全面统计了江有诰《诗经韵读》中为韵脚字标注的声调,共计277字例。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江氏给韵脚字标注的声调大部分是正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子》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一,历来传本众多、复杂,而新出土的简帛文献为我们进一步整理、阐释和利用《老子》的文本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材料保证,其中就包括对《老子》的韵读材料进行重新的辨证。江有诰的《老子韵读》是古音研究的主要著作之一,对它的研究、辩证能够为古音研究提供可靠的材料依据,而利于对《老子》一书的解读。
江有诰笔耕不辍,直到晚年还著有《说文六书录》、《说文分韵谱》等。但不幸的是在他晚年,家里不慎失火,书稿被焚毁殆尽。江有诰年老目盲,郁郁遂终。
江有诰于七十八岁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