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以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李世民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形成了太子集团与李世民集团,双方持续明争暗斗。

经过长期的斗争,在李渊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玄武门之变绝对是一个处心积虑的结果。更确切的来说是李世民处心积虑要谋取皇位,而玄武门之变的发生则是无奈和处心积虑都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世民有野心,故而对李建成不服

李渊起兵反隋,李建成和李世民各领兵马抵达长安城,而李渊在建立唐王朝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

但是在李世民看来,李建成无非是占了年长的便宜,无论是能力还是其他,太子的最佳人选都是自己才对。

李世民的野心在后来的征战中越来越膨胀,与此同时,李世民的威望与势力也越来越大,渐渐有了与太子李建成分庭抗礼之势,因此他并不服李建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培植党羽,扩大势力

李建成封为太子后,便一直居于京城协助李渊处理政务,而李世民则一直在外征战,为唐王朝开拓疆土。

换言之,李建成的势力主要在朝堂之上,而李世民的势力主要在军中。

李世民除了将军中势力经营得如铁桶一般,还设立了文学馆招徕人才,很快就有如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前来投奔。

并且因为功高卓著,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可自置属官,并且李世民还兼任了尚书令,朝中大臣也多有投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篡改史书

根据史书记载,褚遂良曾经担任过李世民的起居郎,主要就是记载李世民的言行举止。李世民曾多次想要查看起居注,但是都被拒绝。

最后,李世民在房玄龄等人的帮助下拿到了起居注,却大为不满。

“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

李世民要求修改史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修改史书,玄武门之变成了李世民大义灭亲,而李建成则成了昏庸无能的窝囊废。

但是反向来看,如果真是迫于无奈、大义灭亲,他又何须修改史书。

结语

玄武门之变即便李世民心有无奈,但更多的是蓄谋已久、处心积虑。为了自己的野心以及皇位,他是早就想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