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应仁大乱:绝代智将细川胜元与日本战国时代的序幕

明应政变:肆意废立幕府将军的“半将军”细川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川京兆家的内讧,主要原因是因为家臣们的分裂。在细川胜元时代,细川京兆家的家臣们主要由药师寺氏、内藤氏、安富氏等谱代家臣组成,可是到了细川政元时期,为了更好地掌握幕政,细川政元吸纳了许多幕府奉行人、奉公众出身的武士为新晋家臣,这些新晋家臣与原本的家臣因为利益不同而出现对立,导致细川京兆家分裂。

除此以外,细川政元长年沉迷于“修验道”,这是一种结合了日本人对山岳的信仰以及佛教教义的本土宗教,提倡人们在山里修行。细川政元为了修行,长年不近女色,导致他一直都没有子嗣。在延德三年(1491年)时,细川政元曾前往修验道的圣地陆奥国白河参拜,出行前由于担心意外,细川政元迎接公卿九条政基之子为养子,也就是细川澄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公卿出身的细川澄之并不被家臣们看好,细川氏一族也不愿意让没有细川家血统的人继承家业。恰好这时候阿波守护家与细川京兆家貌合神离,细川政元便决定迎接阿波守护家出身的人来继承细川京兆家,以维护细川氏一族的统一。文龟三年(1503年),细川政元迎接阿波守护细川义春之子细川六郎为养子,同年为其举办元服礼,从将军足利义澄处拜领一字,取名细川澄元。

这下麻烦大了。

众所周知,细川澄元出身阿波守护家,细川政元之所以选择他做继承人就是想利用阿波守护家的影响力制衡日益骄横的内众们。反之,对内众们来说,一旦细川澄元继承细川京兆家的家督之位,他必然会重用诸如阿波三好氏等阿波守护家家臣,让这些阿波国众的势力渗透进畿内,影响内众们的利益。

永正四年(1507年)六月二十四日,内众药师寺长忠、香西元长指使细川政元的近侍福井四郎、竹田孙七,趁细川政元入浴之时将其刺杀,年仅四十二岁。杀死主君后的药师寺长忠、香西元长立即拥戴细川澄之为主,同时派兵攻打细川澄元与三好之长。

七月八日,细川澄之从幕府将军足利义澄处获得了继承细川京兆家的许可,但是细川氏一族对此却并不买账。前文提到细川氏一族本就不满细川澄之的公卿血缘,再加上弑主、弑父等被武士所不齿的行为,因而细川氏一族便拥戴细川野州家出身的细川高国为主将,率军突然包围了细川澄之在京都的府邸,杀死了细川澄之以及香西元长、药师寺长忠等有力内众,随着支撑细川京兆家的内众们的衰弱,细川京兆家的政治体制也逐渐走向瓦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足利义尹(足利义材、足利义稙)

永正五年(1508年)正月,前将军足利义尹(即足利义材)在大内军的拥戴下率军上洛。此时的细川京兆家虽然解决了细川澄之等人,但是畿内系家臣与阿波系家臣的矛盾依旧存在,细川氏的诸多分家也不满阿波守护家凌驾于自家之上,便秘密结成了反澄元的派系。

此时细川京兆家内,让细川高国继承家督的呼声非常高,从血缘来说细川高国是细川野州家出身,与细川政元血缘最近,从功绩上来说,细川高国又是讨伐了弑父、弑主的细川澄之的功臣。在这样的情况下,细川高国被细川氏一门众拥戴为一门总领,随后他驱逐了幕府将军足利义澄与细川澄元,再与上洛的大内义兴结盟,迎接足利义尹返回京都复任将军。足利义尹对此也非常高兴,下令让细川高国以细川政元养子的形式继承细川京兆家。

永正八年(1511年)六月,返回阿波国的细川澄元拉拢了细川典厩家、和泉上守护家、淡路守护家等细川氏庶流以及播磨、备前、美作三国守护赤松义村、畠山总州家家督畠山义英(畠山义就之孙),宣布举兵上洛,拥戴前将军足利义澄讨伐足利义尹为首的逆臣。在澄元军的攻击之下,摄津国、和泉国的高国军节节败退,河内国的畠山尚顺(总州家,畠山政长之子)也被畠山义英击败,足利义尹、大内义兴、细川高国不得不率领军队暂避锋芒,放弃京都退入丹波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川高国

然而就在形式对细川澄元一片大好之际,前将军足利义澄却突然暴毙,导致澄元军失去了大义旗帜,士气低落,在船冈山合战一战中被高国军击败,主将细川典厩家家督细川政贤战死,足利义尹、细川高国等人再度夺回了京都。不过,足利义尹一派也并非是铁板一块,例如细川京兆家与周防大内家历来都因为勘合贸易、濑户内海霸权闹得不可开交,足利义尹上洛后细川高国虽与大内义兴结盟,但是两家的矛盾依旧存在。

永正十五年(1518年),大内义兴率领军队返回领国,自永正五年上洛以来,大内军在京长达十年,错过了在地方上发展势力的黄金时期。在这期间出云国的尼子经久、安艺国的武田元繁等战国大名纷纷崛起,威胁到了大内家在西国的霸主地位,因而大内义兴才决定要返回领国经营大内家的领地。

次年,得知大内义兴返回领国后,细川澄元决定再度派遣重臣三好之长率领军势上洛。失去大内军支持的细川高国自认为无法抵御澄元军,便决定退往近江国投靠六角家,然而将军足利义稙(足利义尹改名)却拒绝退往近江国,而是暗地里偷偷与细川澄元结盟,迎接澄元军上洛。

然而,这一次上洛的澄元军遇到了和“船冈山合战”时的澄元军一样的困境,那就是原本应该是主将的细川澄元居然仍然宅在阿波国。不出意外的,三好之长上洛时得到各方支援,军势达到两万人,但是由于细川澄元纹丝不动,导致京畿的国众们认为澄元军没有长期留在京都的打算,纷纷带着部队开了小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内义兴

不久之后,细川高国在六角定赖的支援下率军反攻,总势达到了四、五万人,而三好之长这边却只剩下约五千人左右的军势,根本就不是高国军的对手。澄元军战败后,三好之长因为年迈再加上过于肥胖无法突围,便躲进了足利义稙妹妹所在的昙花院之中,高国军随后率军包围了昙花院,杀死了三好之长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芥川长光、三好长则。

很多人或许对细川澄元的举动感到不解,但是说句公道话,这一次细川澄元没有上洛并不是因为他宅,而是因为他快不行了。细川澄元的身体一直都不大好,在三好之长上洛后,细川澄元就一直卧病在床,得知三好之长战败身死以后,病入膏肓的细川澄元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年仅三十二岁。

另外一边,返回京都的细川高国与幕府将军足利义稙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虽然足利义稙在三好之长上洛时背叛过自己,但是足利义稙没有子嗣,眼下除了足利义稙以外,有权继承幕府将军之位的只有在阿波守护家庇护下的足利义维以及在播磨赤松家庇护下的足利义晴。这两个家族都站在细川高国的对立面,自然不可能将将军继承人送到高国手中,因而细川高国能够拥戴的主公,除了足利义稙外别无他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永元年(1521年)三月七日,足利义稙与细川高国再次对立,带着侧进们离开京都前往淡路国。足利义稙认为细川高国没有选择,一定会向自己妥协,宣誓效忠,结果没想到细川高国早就在背地里通过赤松家重臣浦上村宗的关系与赤松家修好,随后细川高国将足利义晴从赤松家接到京都,拥立其为新任幕府将军。

此后的细川高国借助六角家、赤松家的支持,在京畿权势滔天,大有复兴细川京兆家的迹象。不过,让细川高国没有想到的是,战败后一直韬光养晦的阿波守护家,很快就要再次卷土重来了。

本文作者:北条早苗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