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一位餐饮老前辈指导我说:“骞儿,餐饮对于顾客来说,就是玩菜品、服务、环境。”每次遇到一些从业10年以上的老餐饮人都会感慨,现在的消费者,对环境要求很高……

我经常去全国各地探店,积累一些素材,发现对于就餐环境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甚至开始人工造景……

超级文和友,以前就听说,但没有今日这么火;许多卖场里造景做“船宴”,复制速度非常快;面馆被装饰为书香环境,生意很是火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日看一消息,美食街被改造成梦里水乡,将吃、娱、购等融为一体,好似做餐饮也需要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我相对了解的两家类场景化消费的餐饮企业,运营一胜一败。

第一家,将西口文化与蒙族文化融合,整体装饰用料多为石、木。一楼散台,二楼雅间,从一楼上二楼的墙面,用石头雕刻出一幅浮雕故事,二楼的雅间比较通透,木框架相隔,私密性比较差,墙面为软膜灯箱装饰,图案有草原,也有古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家店最初品类为烧麦和火锅,运营没有几个月,就换了品类和牌子。想来是文化融入太内敛,如果不去人为解释,一般食客很难察觉里面的用心。当你进入环境内,视觉还不错,当食客不多的时候,这种消费场景让人倍感冷清,最大问题是不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大气却不适合街拍。

另一家,将饭店打造成胡同街景,听行里人说9个月就回本了。入店后,先路过一些街景档口,可以选菜,再向里走才是一些餐位,黄色的灯光,老胡同的装饰,食客进餐畅聊的熙攘声,让整个消费场景很是热闹,形成了很好的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发现这些消费场景,做得比较好的餐饮企业,都很会运用灯光与声音。光线明暗有度,对比度较大,想吸引人视觉的地方照亮,想隐起来的地方,光线调暗,无论有多少顾客,都会感觉生意不错。

除了自然的噪声,懂玩法的餐饮还会加入一些环境的白噪音。比如胡同里的车水马龙,浅声的叫卖,孩子的喧闹等等。

餐饮想做好消费场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模仿来的,需要先有文化,然后设计,反复推敲,直到较完美的体验。全国各大美食街,餐饮好多都在模仿老香港、老上海、国潮风等等,多是表面相似而内容空虚,玩得了一时,竞品一多,日渐萧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空虚有两方面:第一方面缺少文化底蕴的支撑,比如仿老上海和老香港的消费场景,一整街的串串、臭豆腐、烤冷面,哪管有一家小笼也好,表现与内在格格不入,餐牌错字连篇。第二方面就是入驻品类的缺失,大部分的餐饮处在,饭店无美食的尴尬,一方面来源于市场的需求,一方面来源于班底的能力,没有人愿意迈步。

餐饮场景化消费,说是网红趋势,其实是沉下来做更好的守旧与回归。想一想,现在的消费场景是否都是对历史片段的重现?未来美好却没有标准,历史有文化的沉淀,有主线可寻,可以讲故事,可以传播,可以植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餐饮场景化消费只是开发了冰山一角,如果现状可以称为网红,那么沿着主线开发,有可能会红遍大江南北。对于企业盈利来说,我们都希望越快越好,当没有快钱进入的时期,我们是否也需要先沉下来,养精蓄锐,厚积薄发?

好的消费场景可以引导顾客为你二次传播,好的食物可以为餐饮企业持续输血,文化的主线是前两者发展的基础。我是骞味,懂媒体,懂美食,懂餐饮。有多懂?略懂,略懂,略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