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还处于变革与整合的状态,因为西汉是封建时期较早的朝代,对于各种社会角色的评判、价值观同样处于变化之中。表面上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养成,背后更是各种社会制度的逐步搭建。每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不同时期价值观的体现。

当西汉来到汉武帝时期,盐铁官营制度的产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的国人从瞧不起商人的地位慢慢转变为“经商易致富”的观念,甚至,统治阶层的观念也因此受到影响。

正如司马迁的名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西汉人追求财富不辞辛苦的繁盛状态。

所以,西汉开始实行的盐铁官营制度成为了后人研究古代经济、思想历史的重要对象,在这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封建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的历史背景

盐铁官营的历史背景

在秦末汉初之时,商人的地位其实是相当低微的。在《史记·平淮书》中就有着对于商人要求的记载:不可以身穿华丽服饰、乘坐轿撵,子孙后代不可入朝为官,甚至无法得到土地耕种

可以看出,当时的商人地位甚至与罪人、赘婿、贫农一般低下,由此,商人当时进行的盐铁贩卖也没有引起国家、民众的进一步认识。直到汉文帝时,商人的社会地位开始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时民近战国,皆背本逐末”,深刻说明当时的西汉民众开始不再看不起商人,积极从事工商业,虽然社会地位低下,商人经济层面的富庶还是受到了各个层面的追捧。汉景帝时期,甚至社会上出现了官吏也开始私下里从事商业活动。即便在《汉书·景帝纪》中,对于禁止官吏经商有着明确规定,但是,当时的全民经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民经商

所以,汉初之时,商人一手将凋敝的经济环境改写,再来到中期的全民认同的“经商易致富”观念。表面上,商人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在制度上得到提升,实质上,这个西汉社会,从上至下都已经开始认同经商致富这一规律。

与此同时,汉武帝时期重新大面积积极采用了儒家思想,从清静无为发展到国家干预的主导地位,具体表现更是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削弱地方政权以及取消诸侯王、富商大贾掌握的盐铁经营权。

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汉王朝的盐铁官营制度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尊儒家”

盐铁官营的社会表现

盐铁官营的社会表现

当汉武帝大刀阔斧地实行盐铁官营制度,民间的盐、铁、酒的经营权全部归为国家所有。从各类古籍中,我们可以从当时的社会变化中找到盐铁官营后的社会表现。因为这一国家行为更多的是出于当时人们思想意识方面的变化,所以,政策实行之后,也在人们的意识变化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最凸显的就是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提升,贱商思想大幅度被削弱。在《史记·平淮书》中记载,盐铁官营制度实行后,国家大量招募了一些商人为官,主要负责这一方面的日常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汉商人

西汉官吏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商人从之前的不可为官到如今的广泛任用,都说明盐铁官营制度除了具体的管理盐铁方式与以往不同,商人的社会地位更是如此。但从《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中贡禹提出的“兴治之策”中药“贱贾人”更是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商人社会地位已经相当之高。

另一大表现就是整个社会对于踏实肯干以及对各种民俗越来越淡漠。盐铁官营制度从本质上说明了统治者承认经济利益过高的商人行为,在这一点上,使得全民开始了越来越严重的追名逐利。这就是为何在汉昭帝时期的“盐铁会议”上因为此项政策带来的副作用而大力倡导的:“夫导民以德,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

所以,盐铁官营制度产生之时,的确给统治者的政权达到了进一步的集权、集财的效果;与此同时,很多社会的后续隐患也随之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汉“盐铁会议”

盐铁官营达到的政治目的

盐铁官营达到的政治目的

后人评论起西汉盐铁官营制度的历史意义中,大多人认为这类事件的历史意义多半体现在运用此类政策为当时的统治者达到的政治目的。

当我们细究盐铁官营制度,以及十分具备研读价值的《西汉盐铁论》,都不难看出西汉发展的一个特色路线:从开国初期的凋敝状态,各种开放式的管理方式使得百废待兴的状态得到好转,当中央集权被地方大量分散、国家财富掌握在大量商人手中时,有汉景帝开始引发,汉武帝达到高潮,西汉统治者完美地如接力赛般将一个虚弱的王朝引导至鼎盛。在这样的过程中,除了前期的休养生息,盐铁官营制度的产生才是西汉王室正式展示其政治强权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盐铁论”

在汉武帝时期,这项政策不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作用。汉武帝借此从根本上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势力,而且,借由此契机,王室得以派遣中央官员到地方经营盐铁,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又比如在《史记·平淮书》中记载:“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於天下之经费”。

盐铁官营制度未出台前,地方诸侯王手中大量的财富更容易与富商大贾勾结,引发叛乱,如此,汉武帝轻松实现了“家国一体”,增强中央经济实力也为控制地方势力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后盾。

最重要的潜在目的,更是防止当时没有政治地位的商人运用大量财富隐形操控朝廷,这样引发的社会危机将会更加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财政收入增加

结语

结语

因为封建王朝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也注定我们不能完全积极地看待盐铁官营制度给西汉甚至是后世带来的影响,当然,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要一分为二来看待。

如今的盐铁官营制度在更多的史学家看来是研究西汉时期人们意识形态变化的有力工具。换言之,盐铁官营制度更多的是当时从上至下人们不同时期价值观转变的共同作用。

虽然,这项制度的确削弱了西汉时期地方政权和富商的势力,极度展现了中央集权,但是,多种变化都在无形中加重了百姓追名逐利的意识,对于以农为本的封建王朝并不是乐观的现象。

所以说,史实证明,意识形态改变的产物盐铁官营制度对于西汉王朝是一把双刃剑,的确给西汉带来生机也同样埋藏了更深的隐患,如此,才成为了政治历史中最著名的历史事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