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映突破两亿,豆瓣四星以上的评分高达七成,《八佰》无疑为内地电影市场全面复苏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票房同步而来的还有很多非议和黑水,比如有人说美化国军或者虚构历史,当然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这些基本上都是属于无中生有的道听途说。

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部“非主流”的抗战片,一方面并不缺少枪林弹雨、血肉横飞、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空袭、重炮甚至近身肉搏都有所呈现。

与此同时也赋予了不寻常的浪漫主义色彩,白马几度脱缰奔驰,寄予了战士和人民对光明与自由的美好憧憬。

端午死后,在小湖北的想象里他身骑白马只身一人冲向敌营,平添了一份气冲霄汉孤胆英雄的悲壮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演对人性的解读颇有讽刺意味,并未执着于歌功颂德,而是允许软弱怯懦自私的存在,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

有的平民逃跑时还不忘了偷一笼包子,有人把门紧紧关闭将自己的同胞拒之门外,和战士们浴血奋战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形成了鲜明对比。

幸好八百壮士的血没有白流,从学生到戏子、妓女、大学教授、帮派混混,甚至稚气孩童都被感染了,一股热血的力量在流淌蔓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片最值得称道的是没有塑造“脸谱化”的大英雄,也没有在牺牲这件事上着重笔墨,而是用群像的方式演活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小人物。

他们身上的弱点、不完美,反倒让每一张面庞越发清晰,深深地刻在了看客的脑海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部大制作,《八佰》自然不缺少名声在外的大腕儿,客串名单里不乏影帝、影后级别的大咖。

但在“全明星”阵容之下,三位年轻演员的光芒并没有被遮盖住,战争和死亡固然令人压抑窒息,少年明媚的面容却如同一缕星光划破了无尽的暗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豪的表演有几处可圈可点,端午第一次和敌军发生遭遇战他的眼神充满着惊慌失措,目睹敌人被炸得粉身碎骨虽背对着镜头,可颤抖的后背满满都是戏;

第一次开枪打死杀害叔叔的敌人,怒目圆睁、青筋凸起把愤怒恨毒展现得淋漓尽致;

跟“老算盘”张译的一段对手戏令人印象深刻,情绪到爆发点潸然泪下,而后撇嘴一笑,恨其不争、无可奈何又感同身受的复杂心理尽在其中。

在端午生命的最后一刻,先经历了打中敌机的狂喜,而后发现自己中弹呕心抽肠,大喜大悲瞬间转换,着实考验一个演员的功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宥浩饰演的小七月尽管戏份不多,却为整部影片贡献了好几处泪点。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里,小七月如同“白月光”一般存在着,给予小湖北哥哥一样的温暖和关怀,这份朴实真挚的战场兄弟情让人格外动容。

他也只是一个半大孩子,小小年纪能说出“我死了,你替我”的豪言壮语,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了看一眼心爱的白马被一枪爆头,小七月的结局虽然可惜,心中的理想和信仰却得以升华。在张宥浩自然的演绎下,一个阳光、灵动、疗愈又坦坦荡荡的少年鲜活地跃上银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豪、张宥浩相比,小湖北的扮演者张俊一年龄最小表演经验也最少,没想到成了《八佰》的一大亮点。

战争最残酷的地方在于一面要接受生离死别,一面还要在短时间内撕心裂肺地成长。三个人先后离世成为小湖北蜕变的转折点,长辈被杀害痛失至亲唯有和哥哥相依为命;亦兄亦友的小七月惨死,让他敢于直面死亡,拿起酒瓶喊出“老子不怕”。

最后是哥哥端午中枪身亡,镜子里的他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不再是那个胆小的男孩,而是一名真正的战士,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团座告诉他活下去,小湖北却选择和羊拐、山东兵等人一道掩护战友过桥,用血肉之躯挡住敌人最猛烈的炮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拍电影,十六岁的张俊一发挥可以说超出预期,最出彩的当属几段眼神戏。同样是坐在窗边,看着对岸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耳边传来唱戏的声音,一开始是未经世事的懵懂单纯,历经生死离别后眼神完全不一样了,尽是果敢坚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隔岸相对的两个世界终究变成了同一个世界,看似八百个人其实又何止八百呢?

影片“半开放式”结局再好不过,既满足了观众们英雄不死的愿望,又在剧烈的情感冲击后留有回味的空间。点映取得开门红,期待《八佰》正式上映后有更好的票房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