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翠华山脚下西安翻译学院旁边的小巷子里,藏着一家名震西翻的皇后炒凉皮。

即使毕业很多年的人,也要开车2小时回去吃。

路边摊王者:皇后炒凉皮

×

名字贵气门面土

凌晨6点,刘阿姨和丈夫便起来洗面水、蒸凉皮、蒸面筋、制作料汁……一直忙到中午11点多,收拾齐全了,就在门口的小巷子出摊了。

日复一日,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阿姨家门口的窗子上就挂着红底黄字的招牌,上面写着“皇后西施炒凉皮”,皇后”两个字大,“西施”两个字小一点。

皇后炒凉皮,名字够贵气,但是摊位却非常“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三张简易的桌子,摆在破凳子上的锅,一辆陈旧的推车,车子上摆着瓶瓶罐罐的佐料。

如果不是西翻学生极力推荐,局妹可能以为这就是一家极普通的路边摊。

舌尖上的皇后炒凉皮

×

喂饱了西翻人的胃

快到放学的点,西翻的学生就顺着校门口不远处的巷子,寻味而来。

“加鸡蛋,麻辣,两份,在这吃。”

“给我来一份全加,鱼香味,带走。”

“好嘞,几分钟就好,坐那等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阿姨的皇后炒凉皮,非常有创新,光口味就快十种了,有火锅,麻辣,孜然,鱼香,糖醋,咖喱,原味,炸酱,三鲜等。

学生们点好餐后,刘阿姨麻利的把凉皮,香肠、蟹棒、鱼豆腐、面筋、包菜丝等配料切好,再一一加入盐、麻辣粉、调料水、番茄汁、少许酱油,下锅翻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炒凉皮的时候,还可以加一个荷包蛋。

凉皮和丰富的配菜在热锅的高温下,伴着滚烫的料汁和红辣椒变得红艳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锅前加入提味的芝麻酱,和自己喜欢的料酱汁调味,再翻炒两下,一份诱人的皇后炒凉皮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炒凉皮中的鸡蛋、香肠、鱼豆腐、蟹棒都吸满了料汁的精华,味道十足,入口过瘾。

软糯的凉皮经过大火翻炒后口感更为劲道,因为加入了芝麻酱,和辣椒的辣香完美的中和,微辣中带着浓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阿姨创新的炒凉皮

×

有着二十多年的风雨情

学生们除了下课或放学过来吃,还经常用微信点餐,刘阿姨雇的帮工会给送到学校。

据说刘阿姨的两个微信都已经加满学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学生的饭点,忙碌了一中午的刘阿姨终于可以坐在凳子上喘口气了。

局妹好奇一份炒凉皮,她怎么在西翻这卖了20多年。

原来,刘阿姨和丈夫都是下岗职工,当年家里一穷二白,为了照顾孩子和一家老小,刘阿姨和丈夫不得不自谋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摆摊卖过油条、开过小吃店,最后看到西翻的学生越来越多,两口子听了学生的建议,索性卖起了凉皮。

凉皮看似简单,但亲手做起来非常劳人,通常凌晨5点就要起来洗面水、蒸凉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卖凉皮的冬天,偶然听一位女生说:“把人快冻死了,吃啥凉皮。”

刘阿姨灵机一动,既然怕冷不如炒凉皮吧,从此便开始了20多年的炒凉皮生涯。

刘阿姨经营炒凉皮,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给炒凉皮中加入芝麻酱、鸡蛋、火腿……让炒凉皮的味道一下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味道好,分量大,在学生和村民中都积攒了好口碑。

如今,就算毕业很多年的西翻学生,即使人在外地,也会找机会回来吃一份皇后炒凉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后炒凉皮的名声也被一批又一批的西翻学生传的名声在外,不少来翠华山游玩的人们,也慕名而来。

如果你是一位十足的吃货一定也别忘记来打卡。

今日话题

#你和皇后炒凉皮有什么故事吗?#

留言区里说说吧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