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28日下午,坐标:百花潭公园,继“爱成都·迎大运”爱党爱国爱城教育示范课、熊猫村成长营研学旅行之后,踩着2020年暑假的尾巴,27名百花潭小创客及10余位家长一起再次揭开大熊猫“大新”尘封67年的故事。
这堂熊猫村成长营之百花潭小创客文创课,成都市成华区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老师们主要带着孩子们沉浸式开展了四项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成都市市民,你可能还不知道大熊猫“大新”与百花潭公园的故事,你可能在百花潭公园领略过川派盆景之美,不过你知道百花潭公园是从哪里培育出来的吗?
在百花潭公园刘老师带领下,百花潭小创客及其家长们十分有幸地走进了百花潭公园盆景培育基地,据说这里平常可是不对外开放的呢!
“这是什么?”“这些弯弯曲曲的植物和石头是怎么长在一起的?”“它们会开花吗?”……在盆景培育基地里,孩子和家长们都有问不万的十万个为什么。询问多位芳邻路社区居民,大家都表示从未走进过这神奇的“植物艺术宝库”。
“这个盆景叫六月飘雪,它会开花的。”顺着盆景师傅手指的方向,百花潭小创客们在一株50公分左右的植物上看到了星星点点的小白花。面对千奇百怪的问题,百花潭公园盆景培育基地的师傅们总是耐心地一一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创客们,你们猜猜67年前大熊猫‘大新’住在百花潭公园什么地方?”从盆景培育基地出来,守护熊猫村 计划发起人、成都市成华区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赵松生引导百花潭小创客寻踪新中国救护的第一只活体大熊猫的踪迹。
“百花园,1953年1月17日大熊猫‘大新’来正在修建中的成都百花潭动物园时,就住在这里边。百花园正在打围休整,等重新开园后,你们一定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里边找找‘大新’的踪迹。”
“小创客们,快给自己的大脑插上想象的翅膀,畅想下67年前建设中的成都百花潭动物园工作人员是如何接待大熊猫‘大新’的,是谁在负责饲喂‘大新’,‘大新’在这里是怎么度过生命的最后19天的,1953年2月4日‘大新’生病时是个什么样子,工作人员是怎样送‘大新’去诊所和华西医院的……“
正所谓昔日“大新”家,今朝盆景园,百花潭小创客们正在成为系统挖掘新中国救护的第一只活体大熊猫“大新”的小小历史学家和小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花潭小创客是芳邻路社区4-11岁的孩子,手绘救护大熊猫“大新”的各种场景,然后由编剧和戏剧教育老师改编成剧本,共创《救护大熊猫“大新”》(暂名)儿童舞台剧就成为了可能。
因此,在寻踪大熊猫“大新”后,成都市成华区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创始人张港旋,从“大新”被救、百花潭迎接“大新”、百花潭饲养“大新”和百花潭救治“大新”四个方面启发百花潭小创客畅想舞台剧场景。
单独创作,2人结伴,三人一组,在百花潭公园游客中心,百花潭小创客们开始了构思和手绘她们创想的《救护大熊猫“大新”》(暂名)儿童舞台剧场景。
经过30多分钟左右,百花潭小创客们纷纷交出了自己手绘的剧本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有10多位百花潭小创客参加了《救护大熊猫“大新”》(暂名)儿童舞台剧小演员海选的初步才艺展示,有的背古诗,有的讲故事,有的唱歌,有的跳舞。
“经过多轮选拔后,我们将最终确定儿童舞台剧小演员的名单,以后每节百花潭小创客文创课都会预留时间给大家继续展示才艺。”张港旋说。
熊猫村成长营之百花潭小创客文创课,由中共成都市青羊区委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指导,芳邻路社区居民委员主办,成都市百花潭公园联合主办,成都市成华区约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旨在挖掘与整理新中国救护的第一只活体大熊猫“大新”的故事,编撰一部15分钟左右“熊猫有戏”儿童舞台剧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