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价电视产品好像成了彩电企业发力的重中之重。8月20日,被中国企业收购的奢华品牌,德国高端电视美兹在上海发布美兹黑标品牌,正式登陆中国市场。首发高端电视77吋OLED产品美兹雕塑1,单品售价199999元,套装售价359999元!
新品价格 实在是高
年初至今,彩电企业推出的自身高端电视产品,价格高达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接连问世的高价电视产品让彩电市场再获关注。
一季度,海信发布的全球首款85吋8K Pro双屏电视,售价79999元;索尼8K HDR智能液晶电视Z8H,售价79999元。二季度,长虹旗舰机产品110吋8K电视售价49.99万元;三星85吋Q950TS售价99999元。三季度,小米发布电视大师65吋OLED,该产品是小米旗下首款超高端电视,售价过万元,一个月后,小米带来了大师系列第二款超高端产品小米透明电视,售价49999元;TCL的75吋X10 5G版8K MLED智屏和85吋X9 5G版8K QLED智屏两款产品,售价分别为53999元和63999元。当然在电视市场打出高端旗号的并非只有这几家电视厂商。
低价走量 高价营销
2020年上半年,彩电行业深陷“价格战”的泥沼,据泛博瑞咨询推总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彩电整体市场零售量1886万台,同比下滑4.2%,零售额475亿元,同比下滑17.6%。市场重点尺寸均价较19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整体低迷下市场竞争激烈,“拼价格”成为企业抢占市场的首选策略。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7月线上市场行业零售量TOP20机型中,千元以下机型有6款,1000-2000元机型有11款,2000-4000元机型仅有3款;线下市场2000元以下机型上榜13款。
最终走量还是要依靠价格亲民的产品,然而低价产品并不能带来多少营业额,企业走高端路线拉升品牌高端形象进而提高产品均价,最终为营业额带来贡献。此次美兹发布的新品除了价格奢华外,在营销与服务方面也有所不同,一是打造产品稀缺性,美兹黑标雕塑1产品采用的是定制方式,其生产从消费者购买下单才开始进行,从下单到收货需3个月,美兹的产品,每月的产能最多只有十台;二是内容服务上享有美兹黑标专属会员权益。金字塔塔尖上的产品未必能够实现盈利,但它能够将整个品牌带向另一个高度。
奢华市场 空间留白
1-7月线上市场1500元以下产品零售量占比接近市占一半,达到48.4%,较19年同期增加8.5个百分点。618期间,主流品牌85吋进入万元以内,75吋最低价2999元,65吋最低价1799元,55吋最低价999元,32吋最低价499元,彩电企业不约而同的采用“低价”刺激获得销量,品牌之间的价格比拼越来越狠。品牌着重在低端市场发力使得高端市场的竞争反而得到缓解,尤其是“奢侈品”市场还留有大量空白,就电视奢侈品定位而言,进入中国现在同价位段的品牌仅有丹麦的B&O,产品同样材质昂贵,今年发布的88 吋8K OLED电视木制面罩版本售价478888 元,织物面罩版本售价470888 元。
中国市场的消费水平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人们逐渐进入高品质的消费,大屏、OLED、激光等产品市场前景光明,彩电业进入品质升级阶段。家电产品奢侈化相对小众,理论上说需求是存在的,家电企业提升其品牌形象,有助于提升产品溢价能力,转型高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