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法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扶贫开发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精心组织,努力探索,找准脱贫攻坚的发力点,不断强化意识、明确责任、拓宽思路、完善机制、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实际困难,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带领包扶东胜村紧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危旧房改造升级、贫困村饮用水工程提档,包扶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一、坚持高位推动,健全扶贫工作体系

北安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组会议研究扶贫工作,成立北安法院扶贫工作组,党组书记、院长于树军任组长,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崔巍任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组员,全面统筹协调抓好扶贫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统筹到位、组织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先后成立了以办公室主任张弘默、东胜法庭庭长韩召峰、法警大队副队长刘彧为第一书记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选派政治坚定、责任心强的党员干警为队员配合工作,法院扶贫干警包户到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东胜村累计捐款捐物,用于改善饮水、解决烧柴、医疗救助等生活所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坚持入户走访,确保精准甄别识别

在扶贫攻坚回头看工作中,为了确保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释策、精准退出,在前期工作期间,扶贫工作队认真研究制订入户调查提纲,制定村情调查表。法院先后派出干警对所包扶的村屯进行入户宣传,进行摸底调查,详细掌握每个家庭的人口情况、收入情况、生活情况,分类排队,仔细甄别,对达到脱贫标准的,做好思想工作,解释退出贫困原因;对尚未达到脱贫标准的,与他们共同分析致贫原因,找准“贫根”,形成了数据齐全、重点突出的贫困台账,并指导监督村“两委”对每个贫困户、脱贫户建立“一册五卡四帐”,确保信息采集录入真实、内容完整。

三、坚持因地制宜,推进扶贫重点工程

一是协助东胜村新建果蔬基地推进产业发展。为推进村特色产业发展,拓展微小产业园区建设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思路,运用果蔬基地种植和岩棉无土栽培种植等先进农业技术,助力贫困户增收。二是协助新建日光连体玻璃温室一栋,冷链保鲜车间及冷库,通过绿色环保、安全健康、品质优良的现代化科技,优化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带动贫困户42户75人增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贫困户脱贫积极性主动性。三是抓实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产销对接。按照市场订单和主导产业培育方向,大力发展蔬菜、中药材、蓝莓、草莓、食用菌、生态畜牧等特色产业,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北安法院与东胜村养殖联合体建立合作机制,每年出资帮助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每年秋季法院对饲养家禽进行回收销售。

四、坚持关注民生,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北安法院党组始终把东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加大路、房、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打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一是住房保障方面。驻村扶贫工作队协助乡政府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把农村危旧房修缮加固改造、拆旧建新、加建改造作为改造方式,切实解决农村贫困户住房困难问题,确保农村贫困户实现住房达标。二是交通建设方面。协助东胜村大力实施村级道路推动脱贫致富项目,修建村屯12050延长米,沙石道8000延长米,东胜屯、东发屯修铁栅栏1000延长米,修边沟4000延长米,主道设置垃圾箱160余个,村容户貌得到改善。三是饮用水建设方面。北安法院党组组织干警捐款一万余元购买水泵,协调相关部门对东胜屯自来水供水管道进行维修、更换,对三个自然屯泵房重新修建,现在三个自然屯均为安全用水,水量足,水质好,经水务局和卫生监督部门对全村水质监测鉴定出具了安全饮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