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20日上午,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创建库以来新高,达到75000立方米每秒

今年5月下旬起,持续强降水引发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西南、华南及东南沿海等地区发生严重洪灾,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道路桥梁垮塌,农作被淹,让人叫苦不迭。虽然自7月下旬以来,全国性紧急防汛态势趋于缓和,但部分地区的洪涝依然未能完全消退,8月19日,洪水再次席卷四川重庆,多地水灾严重。刚刚过去的周末,南方多地持续降雨,包括贵州西北部、福建中南部、四川东南部、重庆南部、云南东北部、湖南西部、广西西北部等地局地出现暴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20日,重庆网红景点洪崖洞的地下车库等沿江配套设施已被洪水完全淹没(无人机拍摄)

其实,不止我们,面对洪水和暴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建频频遇险,令人扼腕叹息。受损文物中,古桥梁被冲毁、古城墙坍塌和文物建筑房屋垮塌较为严重。仅7月6日至8日3天,就有多座人文历史价值深厚的徽州古桥相继遇洪受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6日,安徽宣城乐成桥,在洪水冲击下,这座11孔桥仅剩4孔

根据每年的统计,文物受损最重要的起因是人为导致的电气火灾,但今年洪涝灾害对文物安全影响尤其大。洪涝为何对文物有如此大的破坏力?

洪涝等自然地质灾害历来是危害文物安全的重要因素,古老的文物建筑在严重的自然地质灾害面前显得尤为脆弱。一方面,文物本身防灾抗灾能力弱,古桥梁、古城墙、古民居等文物建筑年代悠远,千百年受自然环境侵蚀和人为活动影响,抵御自然地质灾害能力弱。历史上许多文物建筑毁于灾害,或者历经数次灾后重建,比如在此次洪灾中被冲毁的安徽黄山屯溪镇海桥,历史上曾多次因洪灾受损重修重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安徽黄山屯溪镇海桥垮塌后,石构件散落在水中。图/黄山市应急救援中心

山越

下图:镇海桥原貌

同时,我国文物建筑多为木构架结构,主要建筑材料为木材、砖瓦等,尤其一些革命旧址,多为祠堂、民居建筑,建筑等级不高,容易在自然地质灾害中受损。

另一方面,极端天气增大了文物安全压力,文物分布区域复杂,许多位于山区、河流、湖泊、沟谷区域,受自然地质灾害影响较大。今年入汛以来,南方多省份持续强降雨,江河水位偏高,一些上游水库泄洪排涝,河流中往往裹挟大量泥沙、杂木等,大流量、高流速洪水堵塞、冲击、冲毁古桥,洪水长时间浸泡、淤埋古建筑,致使文物受损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3日,湖南张家界马头溪风雨桥在洪水中轰然垮塌,仅剩桥墩

赢了时光却败给洪水,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产遭受天灾,令人扼腕痛惜。与此同时,对古村落、古建筑文物的抢救、保护与记录,显得尤为重要。今日,我们将坐标定位在湖北武汉、湖南凤凰古城、江苏扬州、安徽歙县、重庆磁器口古镇,连日来,几座历史文化古城镇经历了艰难的时刻。在此分享几组描绘古城镇建筑文物、旧时风貌的画作,洪水阴霾下,让这些美好的倩影在大家心中多停留一会。

湖北·武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7日,汉口站水位27.42米,已高于武汉平均地面高程3米多。在汉口地区,汉口江滩的二级平台已被江水淹没

战疫转入常态化,抗洪的战斗又接踵而至。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在2020上半年接连遭遇大考。梅雨季的总雨量超过1998年、遭遇4年前极为相似的大暴雨、1号洪峰过汉最高水位超越历史第四……武汉的历史,是一部与水共生、与水相争的历史。千百年来,长江洪水给城市的压力始终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长江大桥

位于武昌区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1670米,上层为公路桥(107国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京广铁路),桥身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该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汉火车站

位于江岸区京汉街,又名大智门火车站。始建于1898年,1903年启用,是历史上京汉铁路的南端终点。外观造型为法式风格建筑,有塔楼守护两侧,站房外部的墙面以线条和几何图案雕塑装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鹤楼

位于武昌区长江南岸,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 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后逐步演变成观赏楼。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1981 年重建。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使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田村·宗祠

郭式

陈田村内集中分布了30余栋清末民初的石砌民居建筑,均为坐北朝南面向风水塘的建筑格局。郭式宗祠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现仅存正面门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口东正教堂

位于江岸区鄱阳街48号,始建于1876年。教堂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平面呈十字形布局。底层墙面由多向拱券组成,外墙有壁柱、拱券,教堂顶端为球形宝顶。该建筑是俄国侨民在中国汉口兴建的唯一一座东正教教堂。

湖南省·凤凰古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9日,湘西凤凰遭受大暴雨,沱江两岸昔日美丽的古城街道被汹涌的洪水淹没,难以行走

凤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位于吉首市西南。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 (1700),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犹如一幅古老的山水画长卷,虽历经沧桑仍保存完整,城池巍峨,沱江悠悠,深巷老宅,古风犹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门城楼

凤凰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门码头

这里曾经是古代凤凰城的城防要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沱江人家

凤凰古城特有的吊脚楼群,支撑了百余年的沧桑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胜营南长城遗址

全胜营南长城遗址是中国南方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也是中国南方长城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段。中国南方长城即“苗疆边墙”,始筑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 (1615),竣工于明天启二年 (1622),南起与贵州交界的亭子关,北至保靖县的涂乍,长约200千米。它是明清王朝为控制当地苗民而修建的军事设施,记录着一段血雨腥风的悲苦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潭书院主楼

三潭书院是湘西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坐落在凤凰吉信。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 (1873),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苗乡新事

苗族同胞如今已融入现代社会,不再封闭,手机通讯也成为苗家人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

江苏省·扬州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入梅以来,扬州市已先后遭遇多轮强降雨,长江来水量骤增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扬州在中国古代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这里平原广布,江河、湖泊纵横交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先民们在此留下深刻的烙印,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扬州城遗址

位于扬州市西北蜀岗上,扬州是隋至宋代南方重要城市,也是当时中外交通的主要港口之一,该遗址由大城和小城相连组成。大城又名罗城,始建于唐代中晚期;小城又名子城,为隋代宫城重加修筑而成。遗址内有唐代桥梁、佛像等大量遗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关街

位于扬州市广陵区,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 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扬州瘦西湖·莲花桥

位于扬州瘦西湖内, 古称“ 莲花桥”, 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颐和园的十七孔桥而建。五座方亭,中亭最高,其余四亭相对称,犹如五朵亭亭玉立的莲花,共有15个桥洞,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15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杨旅社

位于扬州市广陵区国庆路,约建于清末民初,初时规模较小,上下两层楼,现存结构、风格为1929年翻建,上下三层,里边是四边合围的天井,两侧有木质扶梯拾级而上,每层木质走廊呈回字形。郁达夫、梅兰芳等文化名人曾在该旅社留下足迹。

安徽省·歙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歙县遭遇50年一遇的洪水,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几乎一夜之间变成千里泽国

“山水汇聚,生态绝佳,县城五峰拱秀、六水回澜”,这是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自然环境的描述。歙县古名歙州,公元前221年秦朝置县,宋设徽州府,府县同城1400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四川阆中并称为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徽州古城

由于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格局,分为内城、外郭,有东西南北4 个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国石坊

位于黄山市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仿木构造建筑,平面口字形,东、西二面作四柱三楼冲天柱式,南、北二面作二柱三楼冲天柱式,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全高为11.4米。石坊上遍布雕饰,工致细腻,为徽州石雕工艺中的杰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苗节

安苗节是流行于宣城市绩溪、歙县一带的农事习俗,以祭祀神灵汪公为中心开展一系列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活动。时间一般是在芒种节气之后,主要目的是祈求丰收、保家人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跳钟馗

黄山市歙县的跳钟馗活动大都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进行,以雄村义成、郑村田、徽城镇渔梁的跳钟馗最有代表性。其中雄村义成的跳钟馗,只有鬼卒而无五毒,主要由蝙蝠引路、驱五鬼、醉酒舞、喷火等环节构成,着重于在“跳”和“醉”上下功夫,具有独特的风格。

重庆市·磁器口古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磁器口古镇临靠嘉陵江。8月19日,洪水过境重庆主城中心城区,古镇成“孤岛”(图/寰驽斋主)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磁器口古镇,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古镇开发有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在此交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磁器口古镇·近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磁器口古镇·大门

牌坊形式的石质大门,是通往瓷器口古镇的主要入口,在道路两边古建筑的映衬下,沉稳大气又不失庄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磁器口古镇·老街

石板街道,两侧以明清风格建筑为主,沿街店铺林立,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磁器口古镇·鑫记杂货铺

位于沙坪坝正街169 号,明清时期建筑。抗战时期是中共地下党联络站,门口华子良的铜像,时刻提醒着人们记住那惊心动魄的年代。

本文内容摘自《故园画忆》系列丛书之《武汉老风情》《湘西风情》《苏中古韵》《皖南风情》《重庆古镇风情》。封面图取自“斋主摄影”。

寰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