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桥的前世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浪河,由南向北日夜流淌,它承载着河流两岸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哺育着勤劳智慧的潍坊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白浪河上那些建于不同年代、形态各异、长短宽窄不一的古桥今桥,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承载着历史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四十年代若飞桥

今日白浪河上,横跨着20多座大桥。每座桥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有自己的故事,然而综合考量,最出彩的当数亚星桥。这是因为它位于城区主干道东风街上,起着沟通东西两城的作用,人流最多,过载量最大:同时又因为它历史悠久,几经重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七十年代东风桥

据《潍县志稿》记载,大桥始建于金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由僧人本敬化缘筹款兴建了一座石桥,称“青龙桥“。经过多次重建后于1934年定名为“朝阳桥”。朝阳桥是潍县历史上第一座具有现代概念的城市桥梁,也是潍县开埠后第一个最具象征意义的标志性交通建筑,百姓习惯称之为“天桥”。1948年解放潍县时,敌方曾在桥上构筑防御工事,妄图负隅顽抗。潍县解放后大桥弹痕累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东风桥

潍坊特别市组织木瓦工人进行了修补,同时将朝阳桥改名为“若飞桥”。1973年,桥面因负载过大已有裂缝,更由于东风大街已经拓宽,东端与主路错位,再次重建,命名为“东风桥”。随着市区不断扩大和经贸繁荣,东风大街于1994年拓宽至50米,东风桥宽度已不相适应。为此,潍坊市政府决定再次拓宽改造,由亚星化工集团出资680万元,买断冠名权,定名“亚星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星桥通车典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亚星桥夜景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