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语:

有人说,出生在50年代的人最辛苦。

他们少年时,赶上了自然灾害饿的皮包骨;成家后要辛辛苦苦抚养孩子;中年时要孝顺双方的老人;儿女生了娃,要帮着照顾第三代;而等第三代长大成人,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又因为缺乏照顾而去了养老院。

如今思想开明,很多人想着不给儿女找麻烦,年老了主动去养老院,但对于更多老人而言,去养老院是不得不的选择。

毕竟,如果真的老有所养,谁愿意远离自己的亲人,住进一个陌生的地方呢?

故土难离,旧巢难弃,养老院也不是万能的居所,有人住得惯,有人住不惯,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今天就是一个老人因为住不惯养老院而选择回老家独居的故事,希望大家读了能有所感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述人:王阿姨,65岁,寡居老人。

前年,我老伴因病去世了,就剩我一人在农村老家居住。

我有一个儿子,他在城里定居,他们夫妻俩都是工薪阶层,有一个孩子在读小学,因此条件很一般。

我和老伴都是农民,一辈子没什么大本事,所以儿子结婚买房,我们也只是帮他付了一部分首付,剩余的婚礼操办等,都是儿子自己攒钱筹备的。

儿子婚后,儿媳很快便怀孕生了宝宝,因为我老伴身体不好,那几年一直卧病在床,所以我也没能去儿子家帮忙照顾孩子,在经济上也没能帮得上忙。

说实话,我没有那个能力,我只能尽最大程度的不拖累儿子,却不能帮他分担压力。

因为老伴常年吃药看病已经掏空了家里的积蓄,即便我想帮儿子分担,也是无能为力了。

老伴去世后,我开始独居,每天过孤独而寂寥。

儿子劝我跟他一起去城里住,但是我不想去打扰他的生活。儿子虽有孝心,但那个家不是他一个人的,因为在孙子小的时候,我既没能出力也没能出钱,所以儿媳一直对我很冷淡。

儿媳不欢迎我,即便我去了,也不会有舒心日子过,所以我拒绝了儿子,只要求他常给我打打电话就好了。

就这样,我在农村老家自己过了一年,这一年的时间,我的身体越来越差,高血压和糖尿病折磨着我,令我几乎觉得生活没有希望。

我所居住的村子,几乎没什么年轻人了,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邻居接连去世了两三个,有的还是突发暴病而亡,由于家里没有人,直到去世两天后才被人发现。

儿子得知后,心里很担忧,他怕我有一天也会不知不觉的离世,所以他这次很强硬地要求我去城里和他一起住。

我问他,“这是你们夫妻共同的想法吗?”

他支支吾吾的说,“这事儿我说了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他的口气,就知道儿媳不欢迎我,于是我坚定地拒绝了他。可他也很执拗,最后我们商定了两个方案,一是在他们小区租个小房子,我住进去,二是我去养老院。

身边的人都劝我去养老院,觉得养老院有护工照顾,有食堂有医生,最重要的是可以认识很多朋友,所以我也决定住进养老院。

于是65岁的我卖掉了家里的猪,住进了城里的一家养老院。

因为我能够生活自理,所以养老院的收费不算高,但是住进去之后,跟想象中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我住的是三人间,条件一般,最不习惯的是那两个同屋的老太太睡觉打呼噜,而且常常咳嗽,一咳嗽就是半宿,令我总是睡不着。

养老院的伙食没有宣传页看起来那么好,如果有个头疼脑热的请护工帮忙打饭,也不是特别及时,而且,我原以为养老院会有很多人在积极的活动,但其实住进来的大多是身体不方便的人。

这里隔三差五就会有人生病或者去世,总是隐隐能听见哭声和叫喊声,平日里看见的人,很少是精神焕发的,更多的是有后遗症的人。

我的身体也不太好,但在这家养老院里,我算是健康的人。我每日自己打饭,自己活动,虽然不用做什么重活,但是看见身旁那么多老弱病残,心里很不是滋味。

住进来的老人,大多都是和我同样的情况,有儿女,但是儿女工作忙,无法照顾自己,所以只能进养老院。

因为收费普通,所以这里的条件也很一般。国内有很多高端的养老院,那里的环境和人员素质确实好,可如果没有几百万的家底是住不进去的。

更多的人只能和我一样,选择住普通的养老院。

儿子每月会来看望我,可这弥补不了我想家的心情。养老院虽然身边不缺人,但是没有一个是熟人,也没有一个是亲人,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所以,住进来之后,我的身体仿佛越来越差了。

最要命的是,住了不到三个月,我便亲眼见到有四位老人去世,其中还有一个是我的同屋。她是夜里突然发病,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就离开了人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去世对我震撼很大,我突然觉得其实人老了,就如同叶落归根,还是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比较踏实。

一辈子辛劳,最终却躺在异地他乡,是很孤独的事情,从那一刻起,我便下定决心,离开养老院,回老家。

这次无论儿子怎么说,我也没有动摇。我坚持着回到了家,将老家打扫干净,烧水做饭,打开戏匣子听评书,一切都是我熟悉的生活轨迹。

那一刻,我的心才算安定下来。我知道我的后半生,都不会再离开了,虽然独自生活会有几分孤独,病痛也无人知,但是毕竟这里才是我最想埋葬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老人的养老,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老人到底应不应该去养老院呢?其实这还是要看老人自己的意愿。

有的老人愿意寻找群体,而有的老人却愿意守在家里。有的儿女可以周全的照顾,而有的儿女却忙于奔波,无暇顾及老人。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养老院没有那么可怕,但可能也没有那么美好。

只是要和儿女们说一句,父母照顾我们时,是全心全意的,而等他们老了,我们被困于生活,可能无法对他们照顾周全,但请保持那份孝心,别寒了父母的心。

也要和父母们说一句,老年人,无论怎样,要尽量打开心胸,让自己的晚年活的开心,不钻牛角尖,不与人置气,毕竟,余生不长,再不按自己的意愿过日子,可就真的来不及了。

愿全天下的老人都能够老有所养,乐享天年,做一个快乐的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