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向严肃君咨询商住房的,突然多了起来。

其中一个意向最强烈,也很能代表一小撮人处境--

北京人、父母有房、自己单身;手头100来万闲钱,放理财嫌利息低,买得起的住宅都太远。

这妹子望京工作,看上了顺义15号线南法信站某商住项目--

“就眼下来看,精装现房,买了就能住,去望京上班也方便。”

“接下来几年,也没压力。全款80万买完,还能剩点儿,不用还贷款。”

“过几年结婚的话,租出去呗,20年回本,或者卖掉也行。”

不得不说,这笔账算下来,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儿,但却忽略了某些至关重要的点。

严肃君,会这么算。

买房无非两点,要么自住,要么投资。

妹子之所以把目光投向商住,根本原因在于,手头钱不足以买一套住起来舒服的住宅

就拿顺义这个项目来说,临铁够方便,现房够放心,loft格局够时尚,更别提还有各种活力街区,多彩主题公园了。

但实际住进去就会发现--

4梯31户塔楼,搬家省出来的通勤时间,全浪费在等电梯上了;

周末想睡个懒觉,结果左边美甲店人来人往,右边民宿半夜12点还有人办理入住;

商水商电,每月交水电费,心都在滴血……

除此之外,妹子完完全全忽略掉的是,作为商住项目,不能落户,不带学位

换句话说,这个房子只有纯居住功能,没有任何附加值。

作为北京土著,妹子现阶段可以不考虑教育问题,但未来出手时,不考虑教育问题的接盘人能有多少?存疑。

毕竟现阶段,居住的刚需可以通过租房解决,教育的刚需基本只能通过买房解决。

另一个心动理由,在于商住房相对较高的租售比

以其看中的80万一居来看,目前市面整租价格在3千2左右。

不考虑通货膨胀及房租变动,如果一直自住且不换工作,20年后这妹子得到的是,通勤自由+1套房。

如果继续住父母家,这套房对外出租,20年后得到的是,76.8万房租收入+1套房。

这76.8万,也就是妹子所谓的20年回本。

首先要注意,这里面没有考虑出租空置期,以及房东普遍需要承担的物业费、取暖费等硬性支出。

其次,这个回报并不算高。

假设80万存银行,以年利率3个点计算,利滚利,20年后利息能超64万

关键是,这里还有一个预设前提,这套房20年后还值80万,也能顺利变现。

严肃君的担忧是,万一这个前提不成立呢?

该项目2016年首期开盘,当时精装房售价超3万/平,目前毛坯房售价只有2万多;二手房市场挂牌价多也低于原值。

20年后还能不能卖出80万?存疑。

就算房子价值保住了,在变现时,其交易税费,相比住宅要高出很多。

而过高的交易税费,势必会拉低实际到手价。

更可怕的是,20年后很可能卖不掉

目前个人购买商住房,要求十分苛刻。需同时满足名下无房,连续5年社保或纳税,并暂停商住贷款。

尤其是暂停商住贷款一条,意味着必须全款,而目前北京住宅首套首付最低可以做到3.5成。

100%全款PK35%首付,这极大削弱了商住的价格优势。

就算商住商住便宜一半,其上车成本与住宅是拉平甚至是还要更高的。

再加上经过2017年后三年市场教育,绝大多数尤其是首次入场的购房者,都会将筹码放在住宅这边。

无人接盘,意味着无法流通,这是资产配置中的极大硬伤。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是住宅和商住,大家拿到的都是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像住宅是70年产权,而商住多为40年或50年。

产权到期怎么办?

目前住宅建设用地已经有法律明文规定,使用权期间届满自动续期;但商业用地到期如何,至今未有明确说明。

如果到时候不能续期?或者可以续期,但需补缴大金额费用呢?

刷卡前一定要想清楚,能不能接受这个变数。

互动时刻:

商住房,原本是商业办公用地,却盖成住宅的形式,原本就一直游走在法律和政策的灰色地带。

就像上文中的妹子,销售甚至暗示,可以借用壳公司名义购买,避开限购。该房产作为公司资产,甚至还能合理避税。

但别忘了,买房子最常出现的场景是,“假话全不说,真话不说全。”

公司名下房产,在持有及出售阶段,都有相应的税费,是不是真的能算过来帐,不能只听一面之词。

毕竟,现在打擦边球觉得占了便宜,以后卖不掉的时候,才知道是吃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