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2019年)网上在热传“亚马逊部落惨遭屠杀 只剩唯一幸存者“,一度疯狂刷屏,话说在巴西的亚马逊雨林里有一个叫“洞穴族”的部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与当地农民发生冲突后,只有一人侥幸生还。近日,终于有影像捕捉到了这最后一名“洞穴族人”在雨林里活动的画面。如果把这个事的全因后果说出来,恐怕会令人唏嘘。

前因是:亚马逊部落正在被伐木和石油公司赶出雨林;也就是说,巴西的大商业集团搞官商勾结,为了资源利益把亚马逊部落驱赶出去,现在又假惺惺地把人家圈养起来,感觉像保护人家一样。最现实的问题是,这个部落只有一个幸存男子,没有女人,迟早还是要灭绝的,导致亚马逊部落灭绝的人,正是这些声称要保护他们的家伙。

最新信息是:这些部落还有人感染了新冠状肺炎,真是祸不单行。

亚马逊部落是什么一个情况?什么人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马逊部落是原始的印第安人种

他们就是原始的印第安人种,他们与世隔绝,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至今发现了67个亚马逊部落。而头条疯传的部落“洞穴族”就是这1/67 ,现在的情况是,这些部落正在加速灭绝。

“洞穴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长期与世隔绝,这个部落仍然保留着古老的生活方式。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全部落的人,同食一锅饭,共耕一块田,这是他们追求的生活。偏偏有一些人来打搅了他们,这就是巴西的商业巨头。我们来解剖一下巴西,现今12个南美国家的父系基因主要是由欧洲人R/E/J/I组成,主流大国巴西/阿根廷都是R1b类型,而美洲土著的印第安Q系少得可怜,反映出欧洲白人殖民主义的野蛮与血腥,对于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

Q系的印第安

巴西人和美国、欧洲一,都是R1b类型为主体,只是皮肤黝黑一点。

印第安人父系基因相对单一,90%都是Q2系(石器时代有一些C),但母系基因较为复杂,南北各地分布比例差异大,长相体质具有相应的差异。

巴西印第安部落的母系,以 C/D为主。相对的矮小,长相比较平面。mtDNA C/D,最早起源于东亚大陆,属于大M系,比较早就到达了美洲

巴西/阿根廷主体都是R1b类型,和欧洲人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拿秘鲁来说,秘鲁虽然45%的人口是印第安人,但Q只有20%左右,说明秘鲁真正纯种的印第安人只有不到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相立体的母系B2

秘鲁的母系比较特别,她们有一类叫艾马拉人 (英文名 Aymara)。分布在玻利维亚西部及秘鲁南部,母系mtDNA B2高达70~80%,属于mtDNA R11/B4b1的下游分支,最早起源于东亚大陆。迁徙路线:北京田园洞人B*--黄河下游B4*/B4b--印第安人B2。她们长相立体,身材高大,明显不同于其他印第安人母系mtDNA为 C/D。

整个南美洲的母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有很多种族灭绝不是欧洲殖民者直接造成的,而是土著之间的战争造成的,比如毛利人对莫里奥里人的屠杀,但这个是次要的原因,欧洲殖民者的屠杀是主因。这个问题是无法逃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