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光山,《山海经》的南山经记载“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zhì)鬣(lié),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huái),其音如斫(zhuó)木,见则县有大繇(yáo)。”

光山和前面解读的舜耕山、会稽山是有密切联系的。尧就是帝尧、尧帝。光作何解呢?光就是光明。无端端怎么会光明呢?怀疑和火有关。史前时代,要有光明就是点火一途。推测尧帝来到了这个山,他命令手下的人点了火,或者用于取暖、或者烧烤猎物吃,或者开个座谈会讨论问题,火的用途是很多的,不深究。

尧光的“光”一定要做动词解释吗?联系下尧渡镇名字的来源,安徽池州东至县至今还有尧渡之镇,就在舜耕山旁边,相传是尧帝南巡来过的地方。据《建德县志》记载:“城东有溪,旧有渡,尧南巡至此”,说的是尧帝因千里访贤而渡溪,所以叫尧渡镇。尧后面所带的“光”,是动词之解。

我们还原一下,尧帝在舜耕山(今池州大历山)相遇之后,二人谈得投契,就顺便向东游览了一下。舜作为东道主带路,他们来到了东至县的仙寓山。疯狂暗示:尧光山就是今池州仙寓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幕来临,尧帝命人点起了火把,他们在欢快地跳舞、饮宴。 我们看下仙寓山符合其他描述不,“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阳指南面,仙寓山的南面有七彩玉谷,这是岩浆喷射而形成的,河床上天然形成各种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玉石。但是在仙寓山北面,却是产金的,花山锑金矿在东至县北。推测:舜是地头蛇,自然知道有这些资源,他把一些仙寓山的金和七彩玉贡献给了尧帝,尧帝乐呵呵笑纳了。

尧光山还有一些山珍:旱獭(猾褢),鬣字带有鼠,旱獭俗称就是土拨鼠、是鼠科,旱獭能象人一样站立,头部有些野猪似的毛,他们是陆穴居的冬眠性动物,所以就是“其状如人而彘(zhì)鬣(lié),穴居而冬蛰”。

旱獭能象人一样站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旱獭俗称就是土拨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尧帝尽兴而归,舜为了纪念尧帝来过这个山,命名为尧光之山。如果山经记载没错,那么舜的发源地就在今天安徽一带,这样就解释了一个历史谜团,即关于舜的发源地问题。安徽这个地方在上古的确是属于东夷之地,孟子曰:“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不知道舜所耕的历山是不是就是负夏,《尚书·舜典》记载:舜“殛鲧于羽山”,羽山在今黄山,见山海经的"羽山",就是现在的黄山。我们可以理解为舜将鲧杀于此,所以后来这一带被称为负夏。有待学者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