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从新年伊始,就从不缺异常事件,似乎“异常”已经成了这个世界的常态,“正常”才奇怪。这不,在北冰洋的冰面下,近来出现了一种怪异的“黑色海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今年9月北极海冰面积出现急剧下降,成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低值。截至9月15号,北极海冰面积为374万平方公里,仅比2012年创纪录的341万平方公里略高。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在北冰洋内,出现了“黑色海水”——偏暖程度极其严重的海水,尤其是俄罗斯沿岸,很多地方海水温度比常年平均水平偏高超过5度!

为什么会出现黑色海水,原因尚不清楚。在以往,黑色水体通常意味着水体缺氧。例如在东欧的黑海,由于淡水汇入过多,使上下水层盐都差异过大,形成密度飞跃层,严重阻止了上下水层的交换,使深层海水严重缺氧,呈现出了黑色。

“黑色海水”的影响

不管“黑色海水”出现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它的负面影响已经生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观测数据,在2020年8月底至9月初,北极海冰面积每天平均减少79800平方公里,这是海冰记录中史上连续六天的损失率最高的年份。在此期间,冰川退缩是沿着巴伦支海北部、卡拉海和拉普捷夫海的冰面。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俄罗斯北部,存在一个非常广阔的无海冰区,冰缘位于北纬85度附近,这也是卫星数据记录中该位置最北的冰缘。下图为9月1日和9月15日海冰范围的对比图,可见海冰剧烈退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专家表示,北冰洋地区陆地冰盖和海洋冰盖减少速度远超过去几十年。这一现象代表在全球变暖大趋势推动下,北极气候模式已经“脱胎换骨”,“新北极”气候系统已经出现,这项变化或预示着全球气候迎来大变革。

而“新北极”气候系统代表着极地永久冻土层将逐渐融化,冰盖面积更少,气温更温暖、湿润,也将对今年年末到明年年初的冬季天气造成更加显著的影响

我们,何去何从?

但“黑色海水”真的没有一点“好处”吗?有的。一旦北冰洋地区气温更温暖、湿润,植物将陆续增多,苔原将进一步向更高纬度极地区推进;虽然北极熊等特别适应极地环境的动物会减少,但其他物种将增多,高纬度地带将增加一些人类宜居区。这么看好像对人类并没有很大影响,反而扩展了人类宜居区,我们是否也不需要不远万里,去宇宙中寻找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戏称,因为疫情而减少的碳排放量,不仅被几场山火“弥补”,还是“超额弥补”。按照现在全球变暖的步伐,海冰融化的速度也将随之加快,在不久的将来,北极冰层深处藏匿的甲烷也将完全释放,就在今年年初,NASA 的探勘机发表了惊人研究成果,确认北极至少有200 万个甲烷热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极甲烷爆发)

200 万个甲烷热点意味着什么呢? 这么说吧,甲烷是强有力的温室气体,那么这200 万个甲烷热点至少是这100 年来二氧化碳暖化威胁的30 倍!科学家预测,2040年至2050年夏季北冰洋将无冰,但实际上这一预测可能会比我们预想的更早实现。原因是卫星对海冰厚度的估计被高估了25%,这是由于冰层上覆盖的雪的含盐特性,这影响了读数的准确性。等到北冰洋完全无冰,那么增加的那一小部分人类宜居区将是杯水车薪。

很多人可能会说移居其他星球延续人类文明,但是如今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可以居住的星球。所以保护地球如今所有人都应该放在第一位,不能继续错下去,因为地球不是我们和其他生物的备选项目,而是我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注:

【1】《北晚新视觉》9月17日文章《30年升温10℃,北极正在形成新的气候系统,更温暖多雨少冰层面》

【2】 桔灯勘探《北极甲烷爆发,南极高温不下...我们的地球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