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格结构理论

1923年,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人格,它是一种由内部控制外部行为的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决定了人在既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

弗洛伊德将完整的人格结构划分为3大组成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用以解释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

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人类最基本的欲望,受意识的遏制(享乐原则)

【自我】——绝大多数“有意识”,负责处理和面对现实世界(现实原则)

【超我】——部分“有意识”,是人性内在的道德判断或内在良知(道德原则)

本我(拉丁文:id,德文:Es),通俗的讲就是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代表一个人思绪的原始程序——这种最为原始的、满足本能冲动的思绪,来自人身体自然而然的欲望,比如饥饿、生气、性欲、冲动等。

本我(id)是人与生俱来的特质,靠遗传获得,是一个人人格结构的基础。本我通过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现更为直接的说,它是自我、超我产生的原始基础。

在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本我位于最底层,是包括饥饿、性欲、冲动等能量在内的各种生理需要。本我具备极其强大的原始冲动力量,这股力量被弗洛伊德称为力比多。

拥有力比多的本我具有毫无意识、完全非理性、非社会化并且混乱无序的特征,并且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

也就是说,它完全不懂何为价值、善恶、道德,只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在这一原则指引下,从本我出发的一切行为都只会驱赶身体去追求生物性需求,如吃饱喝足或满足性欲,或避免痛苦。

通过研究弗洛伊德还发现,享乐原则的影响最深入的时期是在人的婴幼儿期,这个时期人的本我表现的最为突出,因此,本我代表的是所有驱力能量的来源。

自我(ego)是人格结构中的心理组成部分,它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即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那个精神领域。

这个精神领域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和在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积淀和形成的,是整个人格结构中的行政管理部门,也就是被“现实化了的本我”。

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而在调节本我的同时,它也受到超我的限制。

因此,与本我遵循的“享乐原则”不同,自我严格遵循“现实原则”,即一方面,它接受本我享乐原则的要求并努力按照现实的,合理的要求去满足本我。

另一方面,又充分正视现实世界的条件,将本我的主观心理与客观现实世界区分开来,从而合理的支配人在现实世界的活动。

这样一来,自我的现实原则就暂时中止了本我的享乐原则,从而使个体学会了区分心灵思想与外在世界思想,并在自身和环境中自如的进行调节。

因此,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就是人格的执行者,是一个人在意识上的自我觉醒。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管辖者,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被完美原则所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是道德化的自我。

超我非常特别,它虽然由本我演化而来,却与本我有天壤之别。

它主要是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产生的,完全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这个原则主要起到三方面作用:

1. 抑制本我冲动

2. 对自我进行监控

3. 追求完美境界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

由于对客体即社会或外界存在冲突,超我通常倾向于与“本我”的原始渴望站在一起,对外界持反对立场,并且对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带有侵略性。

与此同时,超我遵循“道德原则”,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并回避禁忌。

当恋母情绪崩塌时期,超我就开始形成了,并开始对父亲形象加以内化认同。

总体而言,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发展而来的,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权威机构,它始终以“自我理想”和 “良心”作为尺度并完全追求道德或理想原则。

综上所述,本我就是人的本能,超我则是人的理想化目标,自我经常充当二者冲突时的调节者,而这三者就构成了一个人的完整人格,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可以从这三者中得出合理解释。

比如当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焦虑时,自我就会启动防御机制,而这些防御机制包括:自我压抑、自我否认、向下退行、抵消现实、投射他物、升华自身等等。

又比如,人格焦虑会分为3类: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它们分别对应的是自我对环境、本我和超我的恐惧。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必须要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山本耀司

现实即自我投射

你眼中的世界和他人,其实就是自我向外的投射。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常常把个体心理特征(如好恶、观念、情绪)归类到他人身上,想当然的认为他人也有同样特征。

例如喜欢吃甜食的人以为天下所有人都喜欢吃甜食,遇到一个不喜欢吃甜食的人时,会把对方当成怪物来看待。

又比如自己擅长理科或文学,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思维会被他人所理解,因为其他人也都跟自己一样对此是深入理解的。心理学上就称这种现象为“投射效应”,投射效应分为两种情况:

(一)站在道德高地上评价他人。

根据人格结构理论,我们知道坚持“现实原则”的自我,是人格行政管理机构,它居中调停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

但与此同时,自我也受制于超我,即时刻受到理想原则(道德原则)的约束和监管。

正是由于这个深层次原因,自我在评价外界和他人时,往往会站在道德或理想高地上,显得高高在上(即便个体自身也没有完全达到道德或理想高度,却很容易受到超我道德原则的影响,去指责他人或外界)。

(二)缺乏客观性容易陷入偏见。

A.情绪感情投射,即非常主观的认为自己的好恶=别人的好恶,他人的兴趣爱好必然是跟自己一样的,要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才正确。

B.缺乏客观性,认为自己喜欢的才是美好的,讨厌的都是丑恶的;这种失之客观的心理倾向,同时失去了人际沟通中的客观性,只能陷入偏见泥潭。

没有人能看到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我们眼中的世界。我们可以把“镜子”看作我们失去理性的原因,它们影响了别人更影响我们自己!——犹太人的《塔木德经》

综上所述,你对别人的评价,往往暗示了真实的自我,而这种评价或看法,其实就是自我对现实的一种投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