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庆小长假后第一个工作周,小科还“沉浸”在黄金周为祖国母亲庆生的喜悦中:吃吃喝喝和为祖国电影业贡献票房。国庆档没让观影者失望,一大波口碑电影来袭,最让小科印象深刻的还是《我和我的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和我的家乡》分为五个故事单元,而其中《回乡之路》单元的故事带我们走进了不一样的毛乌素沙地……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窝上,”演员王源在故事“回乡之路”中一口陕北方言,将我们的思绪立刻带回到荒芜黄土高坡和干旱的沙漠荒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乡之路》剧照 图源网络)

但跟随电影镜头,我们并没有看见想象中的画面,反之是满眼绿色。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记忆中的黄土高坡出现了,不过是出现在了主演们的回忆中。

原来电影中邓超饰演的治沙人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带领相亲们致富,靠双手将沙漠“整”绿了。曾经寸草不生的毛乌素沙漠,在治沙人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已是绿树葱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不只是电影故事,而是毛乌素沙漠这些年真实的改变。这片沙漠曾经寸草不生,但经过沙化土地治理,如今绿化已经高达93.4%。因为绿化太好,甚至还给电影拍摄带来了一个“小烦恼”——找不到沙漠场景,只能使用大量特效。

沙漠的“伤痛”

沙漠的“伤痛”

我们一直以为戈壁滩的大漠风光赋予了西北孤傲秀丽的风光,但这样的美丽背后却充满了“伤痛”。毛乌素沙地大半原因是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垦殖。这壮美的背后意味着:

土地沙化吞噬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严重影响城乡环境质量,对国土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土地沙化导致土地生产力衰退和自然灾害加剧,严重影响农业、林业、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土地沙化影响国防、交通、水利及工矿企业等正常生产和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对国防安全构成威胁

加剧了沙区贫困,扩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影响民生改善,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影响;

恶化生物栖息地生态环境、破坏种群和群落结构、降低物种生存能力,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由于土地沙化导致生态恶化,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而防沙治沙几十年,正是为了我国长期开展生态、经济双赢,同时改善全球气候,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治沙和大气治理的“渊源”

治沙和大气治理的“渊源”

很多人不太理解,治沙和大气治理有什么关系呢?

全球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300亿吨,依靠节能减排只能解决其中的10%左右,更多的碳汇和环境改善需要森林绿地来解决。据测算,100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森林绿地就可以完全吸收300亿吨二氧化碳。而目前全球沙漠化面积有3800万平方公里。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把这3800万平方公里的1/3变成森林绿地,那么300亿吨二氧化碳的碳平衡就可以实现,从而缓解和改善气候变化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防沙治沙)

我国防沙治沙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和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生态状况整体改善。“十三五”以来,我国荒漠化防治成效显著,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80万公顷,占“十三五”规划治理任务的88%。经过多年治理,四大沙地林草植被增加226.7万公顷,沙化土地减少16.9万公顷。

逐年升高的植被覆盖率,是政府的支持和治沙人的坚持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治沙也逐渐变成了全民参与和全民事业,我们间接为碳平衡做出了巨大贡献。相信我们不仅会在植被/森林覆盖率治沙防沙方面做出大国表率,不久的将来,在大气治理的各个方面,都将做出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我们改变的不仅是沙漠戈壁的景象,也是对一个地区人民生活的改善,更是为我们共同家园的生态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