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特别干燥,最近又有朋友让我帮她带点茯苓丁,就是这个小正方形的白丁,一般在药店和超市可以看到,是一种中药材,用来煲汤、泡茶,或者药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好路过茯苓加工的地方,随手拍了一张茯苓的原始状态给朋友看,她竟然有点不相信白色的茯苓丁出自这么黑黑的大个球形状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常见的白色茯苓丁是茯苓个的内里部分,除了茯苓丁外还有茯苓块、茯苓片、茯苓卷,根据茯苓最后保留的形状来命名的。

今天给大家看看茯苓的加工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需要在茯苓成熟的季节将茯苓从土里挖出来。茯苓是用菌种种出来的,种在土里,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成熟一次,挖出来的茯苓外皮是褐色的,和松树皮有点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挖出来的茯苓不能直接加工,要先“发汗”,去掉茯苓水分。茯苓的成分类粉状,松散易碎,发汗过后内部紧密,切口光滑,再用刀进行处理就方便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就正式加工茯苓了,先削皮。削皮就是将茯苓外面那层黑褐色的皮削掉。目前这一步是完全人工操作的,因为茯苓个实在不规则,茯苓皮又有经络,需要进行精细化处理,否则切片和切丁不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茯苓削皮分成不同的阶段,民间说法是打老皮,就是消掉最外面的皮,这一部分可以囫囵一点;二皮,就是清理粗略留下的红褐色茯苓皮;三皮,把除了白色部分的其他杂质完全清理掉。削完皮的茯苓,每个都白白嫩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就需要根据进行区别处理了。如果是做成茯苓卷,需要将茯苓进行冰冻,冻好后刨卷,操作和羊肉卷类似。

而如果做成茯苓片和茯苓卷呢,下一步工作就是进行切片。目前这步工作人工和半人工相结合。人工就是纯人力劳动,使用一把特制的宽刀片进行操作,而半人工呢,就是人力与机器相结合,由人进行茯苓的控制,由机器进行自动切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为啥像土豆片式快速出片的机器,还是因为茯苓的独特特性。茯苓去完皮后内里紧致又坚硬,一般机器的刀片没法切除不了,据说比南瓜外皮还厚,且个头参差不齐,大过大西瓜、大南瓜,机器无法进行自动化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少目前可用的茯苓切片机器只有这种,但是这种又十分危险,稍不留意就会切到手。所以目前茯苓切片仍是人工操作居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茯苓丁还需要将茯苓片切成更小的小正方体。这个过程是由一个切丁机进行自动化切制的。下面是传动履带,将茯苓片放置到上面后,履带将茯苓片传送到定点的呈直角的切片刀处,将每个茯苓片切上一刀,再传输到下一个刀片时切上另一刀,两刀组成直角,这样就切出了大小一致的小正方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以上几个步骤,茯苓的初加工基本上就完成了。但这时候的茯苓丁、茯苓片,还有点湿润,而且粉末很重,容易发霉和破碎,需要进行晒制,将茯苓的水分完全清除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1-2天晒制后的茯苓,用手抓一把使劲挤压,茯苓边角硌手,茯苓丁间不黏连,那就晒好了。晒好后的茯苓进行装袋或装罐,就是我们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样子了。

茯苓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了,作为药食两用中药材,在药用和食用上广泛使用,但是它的加工还是处在纯人工到半人工状态,虽然这受限于茯苓本身特点,但只有解决茯苓初加工繁复的难题,才能推动茯苓产业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