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蜀汉末代皇帝刘禅,总会有一句话在我们脑海中浮现—— “扶不起的阿斗”

蜀汉一代帝王,即便最终没能完成先辈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夙愿,也不该被世人如此嘲笑。 在那乱世之中,究竟做出何等事,才会被人铭记于今。每每提起,都让人不胜唏嘘。

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这乱世之中,见证一名被一群千古传诵的名臣武将所尊的帝王,是如何一步步将自己推向深渊。

三国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为何蜀汉末代皇帝刘禅,为何会成为如今人们口中“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小名阿斗。据说是刘禅之母甘夫人因夜梦仰吞北斗而怀孕,所以给刘禅取的小名叫“阿斗”。那为何一代皇帝,会给世人留下如此不堪的印象。根据《三国志》记载,蜀国兵败之后,刘禅投降,被魏帝曹奂封为“安乐公” 居于洛阳。司马昭为了试探刘禅之心,特意宴请刘禅,并在宴会中安排了蜀国的节目。当蜀国的乐曲奏响,歌舞跳起时,蜀汉的旧臣们无不掩面而泣,悲从中来。

而反观刘禅,又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景象,只见刘禅欢愉嬉戏,无动于衷。后来有一天,司马昭问刘禅说:“颇思蜀否?” 刘禅回答道: “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 这个词也是由此而来。刘禅也成为了人们口中扶不起的阿斗。

在我们的生活中,阿斗也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你看谁谁家的孩子,长这么大了,还是整天什么也不干,一点出息也没有,就知道混日子,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阿斗,成为了我们口中没出息的象征。谁家要是有个不成器的孩子,阿斗就会成为他的代名词。

刘禅(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我们印象中不成器的阿斗,果真如此不堪吗

二、我们印象中不成器的阿斗,果真如此不堪吗

我们提起阿斗来,就没有一句好话。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一个皇帝,竟然能如此无能,刘备选皇帝的眼光就如此差劲吗?还是让我们在史书中寻找答案。

在刘禅未成为皇帝之前,史书中关于刘禅记载的只有两件事。一件是著名的长坂坡之战,赵云七进七出救出了刘禅母子,由此民间还流传出一句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另一件事便是赵云截江救阿斗,说的是刘备之妻孙尚香想带着刘备的儿子回东吴,以刘禅作为人质换回荆州,被赵云识破抢了回来。

而后就是刘备白帝城托孤,刘禅继位,此时的刘禅只有十七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话便是出于此时,这是刘备的遗诏,也是刘备对刘禅未来的期望。刘禅继位后,听从了父亲的遗诏,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毕竟还是个十七岁的孩子,一切听命于诸葛亮在当时已是最好的选择。此时的蜀汉王朝,更像是如今的英国,皇帝只是象征性的存在,而丞相才是真正的王朝掌权者。诸葛亮的《出师表》,便是在这个时期写出的。

刘备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诸葛亮去世,刘禅才算是第一次真正掌权,而刘禅掌权后却是废除了丞相职位。毕竟身为皇帝,大权旁落,这与封建时期帝王的作风完全不符。从这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刘禅也并非是一无是处,他还是知道帝王要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若是还像之前那般,丞相若是起了谋反的心思,那自身的安全可就岌岌可危了。

还有一些事情也可看出刘禅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娶张飞之女为后,老将之女,其父还与自己的父亲是八拜之交,这无疑更加巩固了自己的皇权。招揽从魏国归降而来的夏侯霸时的说辞:“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 又指着自己的儿子说: “此夏侯氏之甥也。” 若说刘禅一生,做出的最差的一次决策,大概就是让宦官黄皓把持朝政了,当年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曾说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任用黄皓,也间接导致了蜀汉王朝的灭亡。景耀六年,姜维得到钟会治兵关中的消息,于是上表刘禅调遣兵将驻守险要,但黄皓却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以至于蜀汉大臣根本不知曹军即将来袭,直到曹魏大军攻入汉中,刘禅才遣人增援,却为时已晚。面对敌军,终是开城投降,结束了蜀汉王朝的统治。

诸葛亮(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既然如此刘禅并不傻,为何还会做出那些令人唏嘘之事

三、既然如此刘禅并不傻,为何还会做出那些令人唏嘘之事

虽说刘禅没有什么大的治世之能,却也并不傻,为何还会做出任用小人黄皓,说出“此间乐,不思蜀” 这样贻笑大方的事。

其实,刘禅也知道黄皓是个小人,姜维曾经上书说过:“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 意思是姜维见黄皓肆无忌惮地干涉朝政,希望刘禅将其处死。不过刘禅的回应却是黄浩不过是一个小人,不用太在意他。明知黄皓是个小人却还是任其放肆,多半是黄皓行事太过讨刘禅喜欢,就像如今大家总喜欢听别人夸自己如何优秀,对批评自己的话无论对错都是厌恶至极,毕竟大家都是脑袋很清醒,身体却很诚实的人。

司马昭(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君王因听信谗言而亡国,这似乎在历史中并不少见,那为何刘禅能做的如此臭名昭著,更大的原因应该是亡国之后的那句“此间乐,不思蜀。”

不过 “此间乐,不思蜀” 这句话,说这是刘禅丢人现眼的重大表现,更像是一个亡国之君,为了保全性命而故意为之的。身为亡国之君,在他朝国都,说出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这要传到皇帝耳中,为了以绝后患,自身多半是有性命之危的。

刘禅(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结语

纵观刘禅的一生,碌碌无为便是其真实的写照,其行为能力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最大的功劳应该就是任用托孤之臣诸葛亮。从刘禅的平生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早些时期,他也想做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像自己的父辈那样,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远大理想也渐渐的离自己而去。

或许在他看来,安安稳稳过完自己的一生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任用小人,听信谗言,放纵自己也没什么大不了。也许最大的过错,就是让平凡的刘禅出生在一个帝王之家,无功便是过。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