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

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

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龙的传人》

中国是“两河流域”文明,这里的两河指的就是长江黄河流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横跨中国东部、西部和中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流域面积达到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古称“大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黄河全长5464公里,仅次于长江,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人俗称其“母亲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江和河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江”最初本义指的就是长江,“河”就是指的黄河。通常来说,江的规模要比河的规模的,就是大“江”小“河”的意思,但就科学而言是没办法找到相关界限的划分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人总结了规律,根据流向的不同:通常把注入内海或者湖泊的河流叫河,比如:黄河注入渤海就叫河、辽河注入渤海也叫河等等。把注入外海或者大洋的河流叫江,比如,长江注入东海叫江、钱塘江注入东海也叫江等等。

但是有人就发现其中问题,为什么中国南方的河流多称为“江”,而北方的河流人们多称为“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南方的:长江、珠江、怒江、金沙江、丽江、九龙江等等。

北方的:黄河、淮河、渭河、汾河、辽河、饮马河等等。

这样一看,可见南方人一般习惯把河流称为“江”,而北方人习惯把河流称为“河”。当然也有例外,北方的黑龙江、鸭绿江、松花江,可能这些命名在东北就不适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江北河差不多盛行在隋唐时期,隋以后大多数南方称为“XX江”,北方称“XX河”。唐代孔颖达就说过:江以南,水无大小,俗人皆呼为江。颜师古说: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曰河。

北宋官员宋祁曾说过:南方之人谓水皆曰江,北方人谓水皆曰河,盖从其俗也。这些“俗”话的来源于,早期华夏民族是依附河流生活的。北方,大多数生活在黄河和黄河的支流(汴河、汾河、洛河等);南方,生活在长江及长江的支流(汉江、乌江、湘江等)。古人认为支流同干流一样,称长江为江了,那长江的支流也得为江。到了后来,老百姓就叫顺口了,不再讲究这些了,支流同干流一起叫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不管是“江”还是“河”,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由于习俗、习惯的不同,所以才有江河之分。如果长江叫做“长河”,黄河叫做“黄江”,大家可能觉得别扭。总之,南江北河叫法不同,但不影响华夏民族的融合。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留言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