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遭受核打击的国家,两颗原子弹毁灭了日本的两座城市,也击碎了日本负隅顽抗的信心。日本在一片已经是断壁残垣的废墟之上接受了自己的失败,实际上在二战结束前,日本的国内经济就已经濒临崩溃。日本的国力原本就十分有限,在主动挑起了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的攻势便屡屡受到国内产能不足的掣肘。日本多次制定“国力扩充计划”并付诸实施,可惜最后都成为了画饼,留下的只是日益严重的国内矛盾和逐渐崩溃的国民经济。纸上谈兵的结果只能是终成画饼,惨淡收场。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笔者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二战中的国力扩充计划

日本二战中的国力扩充计划

日本原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物资短缺的岛屿国家。虽然它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窃取了朝鲜半岛和我国的台湾地区,领土大肆扩张,可也没有改善国内的资源情况。特别是重工业和能源业一直都是捉襟见肘,日本因而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入侵我国东三省,获得了大量的煤炭和钢铁资源。这是日本能够和美国一争高下的重要资本,而随着太平洋战争的进行,日本的国内经济再度告急。据日本史家中原茂敏的《大东亚补给战》记载:

“随着1937年日中战争爆发,仓促实施军事动员,陆、海军盲目抓军工生产,极为贫弱的国力因此发展受到影响,至1938年则停止增长,工矿业生产指数开始下降。1941年对美、英开战以后,如前所述,注意力都集中在作战,对国力考虑不够,工矿业指数急速下降,就是说日本陷入了急剧贫困的深渊。美国的工矿业指数则不断急剧上升,到1941年,日、美的国力对比为1比10,1943年为1比15,1944年为1比22,差距迅速拉开。”

正是这样的差距导致了日本的整体国力难以为继,因而国家开始了国力扩充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要在造船、冶金、燃料加工等方面进一步催化日本的生产能力,虽然发起的时间较早,可最终也没能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的国家力量主要集中于军工产业,在国力扩充计划中也是以军事为优先。虽然日本在战争中获得了东南亚,但是日本却无法将资源运回本土,导致了空欢喜一场。战争资源中最重要的就是发电量,金属冶炼和机械制造。而当时的日本在这三方面的生产力却都陷入了衰落甚至停滞之中。在发电量方面,由于日本的机电产品制造业在战争中被迫纷纷转向军事生产,这导致日本的基础电力设施建设与发展受到了遏制。据资料记载:

“1931年至1937年,为实现国防国家体制和重工业化,而且1937年日中战争爆发,机电产品的生产不断大幅度上升。但是,在对美、英开战以后,机电产品制造公司被迫生产通信工具等电子装备,并增加一般武器的生产,机电产品的生产处于停顿状态,供电能力也就因此下降。”

战争发生之后,日本几乎将整个国家的生产力分配都进行了调整,可是这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和周期来适应。作为日本而言,军工产业一家独大势必造成其他行业的萎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到发电量紧缩的影响,日本的金属冶炼与加工也受到了连累。金属冶炼是一种非常消耗电力的行业,特别是金属铝的生产。作为飞机和重要机械元件的材料,铝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后期的航空力量削弱也与铝的生产和加工能力下降有关。到了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本的铝产量只及美国的1/6,德国的60%。造船业也是日本大力扩展扶持的国家生产力,但是日本的造船部门却无法满足战争需求。据史料记载:“1942年,军队需要量增至220万吨,而分配给生产力扩充计划的指标仅115万吨。1944年度军事需要量为140万吨,造船部门的计划指标为39万吨。”由此可见,生产力的提升和发展几乎已经完全失败告终。整个日本在1944年就已经陷入了工业能力崩溃的边缘,不仅是军事工业更严重牵涉到了民用工业。

日本生产力扩展计划的破产原因

日本生产力扩展计划的破产原因

首先,军需与民用的严重失调。日本的工业体系十分薄弱,原本的民用产业骤然投入了军工产业,只能是勉强维持一时,无法实现长久的供应。日本的科研能力出众,在战争前后就已经能够研发出世界一流的武器装备,但是却无法实现大量的生产。因为整个国家的物资总量已经不足,分配之后自然更是不敷使用。据《大东亚补给战》记载:“1941年度物资动员计划和过去一样迟至7月才确定,第1季度计划按1940年第4季度计划执行。而钢材供应较1940年度却减少10%。”1941年是日本发起太平洋战争的重要年份,日本自此开始了与美国的正面交锋,但是国内的钢材供应量却在不断减少,这就是日本会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也许是日本认为和美国的战争也会和甲午战争一样,仅仅一年就画上句点,所以并没有做出长久的战争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日本海运业的急剧萎缩造成日本的整个产业逐渐成为了一个大量消耗的无底洞。因为船舶被美军飞机不断击毁,日本的船舶业生产开始了一个疯狂时代。大量造船但是最终都变成了太平洋底的残骸,而且海运业是日本民生的支柱型产业。日本国内的物资都需要海运来进行运输,日本国内捕鱼业也对于船舶有很高的要求。可是据《大东亚补给战》记载:“造船能力集中用于造舰,民用船舶的生产逐年下降。这是因为拨给造船部门的钢材优先满足军事需要,不能按计划进行分配,民用部分大大减少。”正是由于日本海运业的萎缩,直接导致日本整体国力的损害。生产力扩充计划本来应该是日本进一步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救命稻草,最终却变成了画饼。日本不仅败在了美国的军事力量之下,更败在了美国的工业水平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日本的国力扩充计划旨在提升日本全方面的生产力量。可是最终由于日本国内军需与民用生产的矛盾,加上日本海运业的不断受损。使得日本的经济非但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反而逐渐濒临崩溃。到了日本投降之前,日本的生产力已近枯竭,失败只是时间问题。